<strike id="gegfc"><dl id="gegfc"></dl></strike>
<sub id="gegfc"></sub>

    <mark id="gegfc"></mark>
      新華網 正文
      科學家首獲青藏高原中南部新生代地層年代序列
      2020-12-11 19:48:00 來源: 新華網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圖集

        新華社北京12月11日電(記者彭韻佳、董瑞豐)記者從中國科學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獲悉,該所新生代環境團隊聯合國內外研究機構和大學,精確測定和建立了青藏高原中南部倫坡拉盆地約4100萬年到2150萬年期間的新生代地層年代序列,修正該區域古高度年代為4000萬年前小于2300米,2600萬年到2100萬年前才可能達到3500米至4500米。

        而在此之前,國際學界認為約4000萬年前,該區高原就已隆升到4600米的現代高度。

        研究團隊利用年代測定結合盆地古高度與構造演化推斷,倫坡拉盆地具有明顯的兩期形成演化和變形歷史:早期約4200萬年到2500萬年緩慢變形沉陷(100m/百萬年),晚期約2500萬年到2000萬年快速變形隆升。據此,研究團隊提出新的青藏高原中南部隆升認識:約2500萬年到2000萬年,倫坡拉盆地兩側山體下地殼被擠入盆地下方,如同千斤頂一樣托舉盆地隆升到現在的高度。

        研究認為,該區域古土壤的年代為約2600萬年到2200萬年,熱帶動植物化石的年代為約3900萬年前。

        新的研究成果將對青藏高原中南部新生代地層年代限定及與此有關的諸多研究起到關鍵作用。并將為深入理解青藏高原形成過程、機制及其與氣候環境和生物演化的關系提供新的年代學約束,推動重新深入審視青藏高原隆升機制模型、地貌形成以及深部—表層地球圈層相互作用研究。

        作為研究青藏高原構造、氣候、生態最為關鍵的地區之一,倫坡拉盆地位于青藏高原中南部,堆積了4000多米區域內最全、最連續的新生代地層,發現了大量熱帶棕櫚、樟樹和攀鱸魚、水蜘蛛等化石和多層古土壤及火山灰,詳細記錄了青藏高原中南部隆起和氣候環境變化歷史。

        據了解,青藏高原的隆起過程及其對亞洲和全球氣候、生物演化的影響,一直是地學前沿科學問題。針對青藏高原高度的變化歷史的研究,能幫助了解高原地貌變化和其對氣候環境與生物的影響。不同高度變化歷史意味著不同的隆升過程和驅動機制,導致的氣候環境和生態效應變化也完全不同。

        參與該項目研究的還有中國地質大學(北京)王成善院士和蘭州大學等國內外單位的研究人員。

      【糾錯】 責任編輯: 薛濤
      加載更多
      國際·一周看天下
      國際·一周看天下
      初冬時節景如畫
      初冬時節景如畫
      賞雪
      賞雪
      長春:“凍城”美景
      長春:“凍城”美景

      ?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01301126850859
      中文字幕日韩无线码在线一区_制服肉丝亚洲中文字幕_日韩欧美无砖专区一中文字目_国产精品点击进入在线影院高清
      <strike id="gegfc"><dl id="gegfc"></dl></strike>
      <sub id="gegfc"></sub>
      
      
        <mark id="gegfc"></mark>
          亚洲日韩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色香蕉一区二区三区 | 亚欧美无遮挡HD高清在线视频 | 中文字幕久精品在线视频 | 一本色道久久99一综合 | 中文字幕免费伦费影视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