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ike id="gegfc"><dl id="gegfc"></dl></strike>
<sub id="gegfc"></sub>

    <mark id="gegfc"></mark>
      新華網 正文
      五常大米的“二次革命”
      2020-09-29 11:27:35 來源: 新華網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圖集

        新華社哈爾濱9月29日電 題:五常大米的“二次革命”

        新華社記者李鳳雙 管建濤

        黑龍江省五常大米是很多消費者購買大米時的首選,但買賣雙方中間存在一些“隔膜”:一方面不少消費者追問哪里能買到真的五常大米;一方面五常市困惑于如何讓消費者知道更多誠信銷售的渠道。近年來,五常市實施大米產業提升工程,讓消費者和五常大米走得更近,實現五常大米的“二次革命”。

        溯源,構建誠信體系

        9月,驅車行駛在五常市田間,滿眼的綠色望不到邊,即將成熟的水稻在清風的吹拂下形成一排排稻浪,濃郁的稻香滲進車內。

        五常大米“有名”,但不少消費者難以買到真正的五常大米。近年來,五常市通過多種形式打造五常大米可追溯體系,方便消費者采購到真正的五常大米。

        在位于五常市衛國鄉的五常農業物聯網服務中心,五常市稻米產業辦常務副主任伊彥臣介紹,農戶經營的土地面積、流轉等信息,能進入農業物聯網系統。這樣,農戶每年實際種植水稻面積以及預估水稻產量基本確定,通過農戶的身份信息可以查詢到。企業從農戶收購的水稻,如果超過相應農戶耕種土地的水稻產量,超出部分不能標上五常大米原產地溯源防偽標識。

        伊彥臣說,五常市今年水稻種植面積為238.8萬畝,年產量24億斤左右,目前使用這個溯源防偽標識的接近20%。

        當地農業干部介紹,通過有信譽的農民電商、品牌企業以及政府“背書”等多種渠道和形式,消費者可以更容易地買到保真的五常大米。

        五常市委書記尹承云說,五常從“品種、品質、品位、品相、品牌”等五個方面重點發力,全面實施五常大米產業提升工程,尤其是依據五常大米產業標準體系,升級完善五常大米溯源防偽系統和五常大米網,讓五常稻米產業更具競爭力,推進五常大米的“二次革命”。

        協作,緊密聯結機制

        雖然是農民,但五常市杜家鎮半截河村郭洪軍已經多年不種地了。2012年,他把60畝土地加入五常市王家屯現代農業農機專業合作社,除了每畝1200元保底收入外,每年還能拿到幾百元不等的分紅。

        “自己種地,收入不如入社高,還沒時間干別的。”郭洪軍說,現在有空了,經營自家園子里占地一畝多的棚室,一年兩茬能收入2.5萬元,空閑時還能做點小買賣。

        王家屯現代農業農機專業合作社會計宋澤波介紹,合作社現有社員2011戶,自主經營2.1萬畝。去年入社農民一畝收入1645元,扣除保底收入,相當于每畝分紅445元。“能有這么好的效益,得益于近年合作社與五常市喬府大院農業股份有限公司的緊密合作。”宋澤波說。

        王家屯現代農業農機專業合作社只是五常市喬府大院農業股份有限公司的原糧供應商之一。通過流轉、入社、領辦農民持股公司等形式,這家公司建立了44萬畝水稻種植基地,帶動11個鄉鎮、36個村,約4萬戶農民增收。

        位于杜家鎮幸福村的五常市旺龍農業科技有限責任公司就是這家企業緊密合作的農民持股公司之一。旺龍公司董事長王立坤說,公司2017年成立,經營水稻約3.7萬畝,涉及種植戶1000多戶。

        喬府大院農業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李志禹說,“龍頭企業+農民持股公司+農戶”模式能引領綠色農業向品牌農業轉變、家庭農業向園區農業轉變,推進小農業與大生產的對接,有利于提升五常大米的影響力,促進五常稻農增收。

        在五常市,具備一定加工能力的大米加工企業有293家,其中很多企業與農民簽訂單,密切利益聯結機制,推動農民與企業實現“雙贏”。

        觸網,農民轉型電商

        新稻還沒大量上市,但五常市杜家鎮七一村陳洪剛家的大米銷售火爆。院內停著一輛小貨車,三四個工人正往車上搬運打包好的大米,準備發走。

        “今天已經下了三四百單,所有單子的貨今天都要發走。”陳洪剛的愛人徐曉慧邊說邊在電腦上回復淘寶店鋪中的咨詢。電腦里新消息提示的叮咚聲一個接一個,徐曉慧忙得顧不上多說幾句話。

        陳洪剛家的大米都是通過網上銷售,從每年幾萬斤到現在的幾十萬斤甚至上百萬斤,電商路越走越寬。為了保證足夠的稻米貨源,自家只有十多畝地的陳洪剛,通過流轉等方式承包了600多畝地種植水稻。

        陳洪剛有兩個微信號,從3月份開始,他的“朋友圈”就開始更新水稻耕作的短視頻,清棚、育苗,不同時期的水稻長勢,都能看到。

        在七一村,像陳洪剛這樣的農民電商還有很多。距離陳洪剛家不遠,就是55歲村民張文芹的“廠房”。為了方便給大米脫粒、加工、打包,她專門蓋了一個“廠房”,打包好的大米堆得很高。

        “一開始一天只能賣幾百斤,現在忙時一天能賣1萬多斤,平均一天大米銷售量也在3000斤左右。”談起線上銷量,張文芹笑得合不攏嘴。

        七一村黨支部書記周偉說,全村一共有500多戶,其中有100多個農民電商。

        在五常市,大大小小的農民電商如雨后春筍般涌現出來。2019年,五常市電子商務網絡交易額35.5億元,其中農村網絡銷售額8.1億元,同比增長35%。

      【糾錯】 責任編輯: 成嵐
      加載更多
      秋日海岸
      秋日海岸
      秋日海上魔鬼城
      秋日海上魔鬼城
      稻田飄香收獲忙
      稻田飄香收獲忙
      新疆旅游業“回暖” 阿勒泰秋季旅游升溫加速
      新疆旅游業“回暖” 阿勒泰秋季旅游升溫加速

      ?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99511126557252
      中文字幕日韩无线码在线一区_制服肉丝亚洲中文字幕_日韩欧美无砖专区一中文字目_国产精品点击进入在线影院高清
      <strike id="gegfc"><dl id="gegfc"></dl></strike>
      <sub id="gegfc"></sub>
      
      
        <mark id="gegfc"></mark>
          久久丝袜国产精品视频 | 免费精品国自产拍在线 | 伊人色综合网久久天天 | 亚洲国产欧美在线看片国产 | 亚洲精品综合精品自拍 | 亚洲国产aⅴ精品一区二区 日韩一级二级一区二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