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ike id="gegfc"><dl id="gegfc"></dl></strike>
<sub id="gegfc"></sub>

    <mark id="gegfc"></mark>
      新華網 正文
      做好“山水文章”——重慶彭水縣利用山水資源促脫貧
      2020-07-31 11:44:44 來源: 新華網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圖集

        新華社重慶7月31日電 題:做好“山水文章”——重慶彭水縣利用山水資源促脫貧

        新華社記者李松、黃興

        從秧苗下地栽種、田間管理,到紅薯收獲,陳小容都是一手操持。靠種自家地,又撿別人家的地,陳小容一人種下近20畝紅薯。“這幾年收成好,加上有保護價收購,能賣將近兩萬塊錢。”陳小容樂呵呵地說,這是家里的“第一產業”,全家脫貧就靠它了。

        陳小容所在的重慶彭水縣地處武陵山腹地,山高坡陡,土地瘠薄,不少農作物種下去產量低、品質差。但紅薯卻“不挑地”,適應性強,這些年在彭水的大山大溝里深深地扎下根來。

        為挖掘紅薯產業價值,彭水縣大力推動紅薯品種改良,培育深加工企業,建起了全產業鏈條。

        在彭水縣龍須晶絲苕粉公司的生產車間里,工人們正忙著加工紅薯淀粉,制作紅薯粉絲、粉條。這家企業一年紅薯加工能力超過1.5萬噸,直接帶動1萬多畝紅薯的種植。

        “你看,這是我們最近引進改良的兩種鮮食紅薯‘紅冬’‘紅瑤’,薯形小、皮薄、軟糯,很適合蒸、烤。”龍須晶絲苕粉公司負責人葛先萍說,普通鮮薯1斤2元,這些新品種能超過10元。

        “在彭水,紅薯全產業鏈產值超過5億元,這證明大山里也能發展出好產業。”彭水縣委書記錢建超介紹,在精準扶貧過程中,彭水念好“山字經”,每個村因地制宜發展1個至2個骨干產業,增收入促脫貧。

        在蒲公英收獲的時節,68歲的謝剛學拿起剪刀,一刀一刀收割蒲公英葉片。“我一天能有70塊錢呢。”謝剛學說。

        在彭水縣喬梓鄉金光村,蒲公英以前被農民當成野草,如今也成了致富產業。2018年金光村5戶農民合伙組建了旭江農作物種植合作社,靠從外地學來的種植、加工技術,種起了蒲公英。

        “在種植環節,我們不打農藥、不施化肥,保證原生態。在加工環節,有專家來指導,做出的蒲公英茶品質有保障。”旭江合作社監事長代學志說,如今合作社流轉的土地有800多畝,帶動的貧困戶有近30戶。

        彭水還有好水。在這里,烏江橫貫全境,沿岸鐘靈毓秀風光宜人,有“烏江畫廊”之稱;烏江的支流阿依河美麗靈動。

        在阿依河上竹筏放歌、碧潭漂流,品嘗苗家菜、體驗民俗風情……彭水阿依河景區以前是偏僻山鄉,如今是國家5A級景區。

        在阿依河景區,脫貧戶譚長壽當了好多年的竹筏工。平日里,撐起竹筏,一路上唱起苗家山歌,嗓音好的譚長壽很受游客歡迎。

        “在景區打工,收入比較穩定。而且根據客流多少,還能有收益提成。全家人對穩定脫貧很有信心。”譚長壽告訴記者。

        “不僅是直接帶動貧困戶就業,我們也在幫助周邊貧困戶銷售蜂蜜、茶葉等土特產品,建成的扶貧攤位就有160多個,優先免費提供給貧困戶經營。同時,與周邊農家樂簽訂客源引流協議,促進旅游增收,不斷挖掘旅游產業的扶貧潛力。”阿依河景區負責人冉濤告訴記者。

      【糾錯】 責任編輯: 詹婧
      加載更多
      中國西北角:有個村子叫神座
      中國西北角:有個村子叫神座
      彗星與巨石陣
      彗星與巨石陣
      嘉陵江邊的“城市陽臺”
      嘉陵江邊的“城市陽臺”
      探訪元上都遺址
      探訪元上都遺址

      ?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6308991
      中文字幕日韩无线码在线一区_制服肉丝亚洲中文字幕_日韩欧美无砖专区一中文字目_国产精品点击进入在线影院高清
      <strike id="gegfc"><dl id="gegfc"></dl></strike>
      <sub id="gegfc"></sub>
      
      
        <mark id="gegfc"></mark>
          亚洲无aV码在线中文字幕 | 日本人喷液视频jizz | 亚洲色另类图片综合小说 | 亚洲人在线成视频 | 日韩AV中文在线播放 | 一区二区三区四区日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