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ike id="gegfc"><dl id="gegfc"></dl></strike>
<sub id="gegfc"></sub>

    <mark id="gegfc"></mark>
      新華網 正文
      河北:“農光互補”成為貧困群眾“陽光存折”
      2020-06-07 16:07:50 來源: 新華網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圖集

        新華社石家莊6月7日電(記者趙鴻宇)近年來,河北多地利用光伏電站之間的空地種植蔬菜、養殖家禽等,實施“農光互補”立體農業生產模式,讓單位面積的土地實現最大產出。

        在河北省魏縣西野馬村,記者看到一排排藍色的光伏板下,種植了不少紅薯、飼養了一些大鵝。國網魏縣供電公司總經理李毅說,他們在此建立了一座占地面積近100畝的光伏扶貧電站,每年產生230余萬元收入,可惠及5個貧困村及300名建檔立卡貧困戶。此外,魏縣還建設了24座村級光伏電站,在為1440名貧困群眾提供每年每人3000元收入的基礎上,吸引了近100人務工。

        西野馬村村民解海臣說,光伏扶貧電站2017年建成后他就在這里工作,平時主要給農作物打藥除草,給飼養的家禽喂食,每個月有近1500元的收入?;诖耍夂3荚?018年實現了穩定脫貧。

        國網河北經研院電網規劃配網負責人賀春光說,上面發電,下面兼顧農業生產,一地兩用,陽光共享的“農光互補”方式比較適合在平原地區推廣,最好是種植喜陰、耐寒的經濟作物,這樣的“陽光存折”可以擴大光伏電站的扶貧效果。

        7日一早,國網曲周縣供電公司的10余名共產黨員服務隊成員正在曲周縣宋莊光伏電站清理光伏板表面污垢。國網曲周縣供電公司總經理逄新民告訴記者,電站從設計之初就將土地綜合利用與光伏架設、備用電源接入等進行規劃,讓人們在選擇合適品種種植的同時不影響光伏發電。

        看著長勢喜人的棉花苗,在宋莊光伏電站除草的張勤龍說,他和幾個老鄉義務為電站幫忙,同時無償使用這600余畝土地,他們種植的花生、西瓜等作物,年收入30余萬元。

        在占地面積800畝、年發電量2600萬千瓦時的秦皇島市撫寧順能新能源光伏電站內,當地有關部門建設了高標準農業大棚153畝、普通暖棚50畝、春秋棚及露天種植區587畝,除種植收益外,還利用秦皇島獨特的旅游資源,每年接待游客10萬人次,為貧困人口脫貧致富提供了更多選擇。

      +1
      【糾錯】 責任編輯: 王頔
      新聞評論
      加載更多
      芒種時節麥收忙
      芒種時節麥收忙
      探秘徽墨傳統制作工藝
      探秘徽墨傳統制作工藝
      四川滎經:修復茶馬古道
      四川滎經:修復茶馬古道
      廣西環江:夏日田園美
      廣西環江:夏日田園美

      ?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07681126084404
      中文字幕日韩无线码在线一区_制服肉丝亚洲中文字幕_日韩欧美无砖专区一中文字目_国产精品点击进入在线影院高清
      <strike id="gegfc"><dl id="gegfc"></dl></strike>
      <sub id="gegfc"></sub>
      
      
        <mark id="gegfc"></mark>
          中字幕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 午夜福利视频-92 | 日韩亚洲欧美国产动漫在线观看 | 亚洲阿v天堂在线2017 | 亚洲日韩在线中文字幕第一页 | 亚洲人成影视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