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ike id="gegfc"><dl id="gegfc"></dl></strike>
<sub id="gegfc"></sub>

    <mark id="gegfc"></mark>
      新華網 正文
      在線教育提質升級需多方合力
      2020-03-23 08:34:27 來源: 人民日報海外版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學校舉行線上升旗儀式,老師化身“網紅主播”,相關平臺推出一系列免費課程……自教育部發出“停課不停學”的號召以來,全國各地紛紛響應,開啟網絡課堂新模式。在線教育迅速引起網友廣泛關注,“點贊”和“吐槽”也隨之而來。

        在防控疫情的非常時期,在線教育彌補了傳統教育的缺位,用科技打通現實阻隔,滿足了學生上課需求,還能實現優質資源共享。利用好這一教育方式,對孩子們的成長大有裨益。然而,在落實和執行過程中,也出現了亟須解決的新問題:有的平臺技術不夠完善,界面卡頓現象不時出現;有的教師在線教育能力不足,直播時頻頻意外“翻車”;還有貧困家庭的孩子沒有網絡,“云上課”遇到困難……凡此種種,對相關部門和教育工作者都是新的考驗。

        近年來,在線教育的發展雖可謂蒸蒸日上,但在全國范圍內如此大規模應用還是前所未有。據調查,防疫期間教育學習類APP每日活躍用戶數從平時的8700萬上升至1.27億,升幅高達46%,其中基礎教育的每日活躍用戶數增加了2300多萬。我國有1.8億中小學生,防疫期間都需要通過網絡復課,在線教育的受眾呈井噴式增長。而且,對有些學校和老師而言,網絡直播授課還是新鮮事,需要“摸著石頭過河”。面對在線教育這場大考,無論是學校、平臺,還是教師、家長,都需要一定時間來適應和磨合。在這個過程中,必須多方齊上陣,才能充分發揮在線教育的優勢,更好地為學生服務。

        政府和教育部門應做好頂層設計和科學部署。一方面,政府要保障在線教育的全覆蓋,加強對教育平臺的監管。比如教育部不久前推出的空中課堂和國家中小學網絡云平臺,滿足了偏遠地區學生的學習需要。另一方面,教育部門要完善課程設計,科學設置教學時長,組織教師培訓。通過優化教育供給,提升在線教育的質量。

        在線教育平臺應當開展技術攻關。使用流暢才能保證一師同時服務多生,功能齊全才能更方便課堂教學的開展,采集全面才能記錄學生的學習情況,實現精準教育。因此,平臺必須承擔好支持和服務作用,通過擴容服務器、優化系統配置、擴充網絡資源等,切實完善各項功能。

        教師和家長應真正發揮指導和監督作用。對教師來說,要盡快完成角色轉換,提高在線教學能力。線上教育雖然“鞭長莫及”,但對學生的指導不能松懈。更重要的是,應當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良好的學習習慣。對家長來說,應當言傳身教、加強監督,為孩子營造良好的在線學習環境,引導孩子自主獲取在線學習的優秀資源。同時也要注意“過猶不及”,切莫把在線教育當做“揠苗助長”的機會,過分給孩子施加壓力。

        開學可以延期,但孩子的成長不能推遲;課程可以暫停,但教育不能擱淺。在線教育不是一句空洞的口號,而是一場務實的行動。困難不可避免,但相信有社會各界的堅守和盡責,有廣大教師的智慧和擔當,有億萬家庭的理解和支持,在線教育必能提質升級,服務好廣大學子。(喬 彩)

      圖集
      +1
      【糾錯】 責任編輯: 薛濤
      在線教育提質升級需多方合力-新華網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01301125752578
      中文字幕日韩无线码在线一区_制服肉丝亚洲中文字幕_日韩欧美无砖专区一中文字目_国产精品点击进入在线影院高清
      <strike id="gegfc"><dl id="gegfc"></dl></strike>
      <sub id="gegfc"></sub>
      
      
        <mark id="gegfc"></mark>
          婷婷在线视频免费播放 | 亚州不卡AV在线播放 | 中出仑乱中文字幕在线 | 亚洲欧美日韩高清一区 | 亚洲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日本情欲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