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ike id="gegfc"><dl id="gegfc"></dl></strike>
<sub id="gegfc"></sub>

    <mark id="gegfc"></mark>
      新華網 正文
      堅守與突圍:疫情下的實體書店
      2020-03-15 15:37:05 來源: 新華網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新華社廣州3月15日電(記者鄧瑞璇)南國春來早,木棉花正紅。近日,隨著文旅產業有序復工復產,廣州街頭的書店又出現了讀書人的身影。盡管人流量相對較少,線下讀書會等活動還未恢復,但對實體書店來說,行業在有序重啟。

        顯然,疫情給主要依靠線下人流量的實體書店帶來巨大沖擊。廣州扶光書店連鎖有限公司常務副總經理梁婷介紹,疫情期間,書店平均每日人流量約為往日的一至兩成,營收與往年同期相比下降了6成。

        多家實體書店開始選擇發展線上渠道進行突圍:開通網上書城,為讀者提供線上選購、線下配送的一體化服務和電子讀物;開展線上讀書會、線上講座等活動,依托短視頻平臺、各直播平臺、微信公眾號等進行多元文化輸出;通過微信讀者群,為讀者客戶提供文化社群服務……

        2月開始,方所書店開通了網上商城,上架了上千種產品,還在喜馬拉雅平臺推出文化欄目,由文史哲、音樂、建筑等領域的大師分享讀書心得。

        “契機加速了團隊線上工作能力,也給我們提供了現代化書店經營的機會。”廣州購書中心董事長白宜納說,盡管購書中心一直以來都有線上智慧書城的建設,但疫情期間線上書城比去年同期實現了近1倍的增長。

        此外,針對線上教學,各實體書店還積極為學生增加獲取知識的通道。廣州新華書店在3月2日開課前,為廣州2000多家中小學校、近200萬學生配送了近千萬冊教材教輔。廣州購書中心針對各學校開展個性化的教輔類圖書線上團購業務,解決教輔圖書選書購書及配送難題,同時線上免費提供中小學教材資源。扶光的線上書店上架并置頂了學生教育板塊,滿足文具、閱讀產品等需求。

        近年來,雖然實體書店受到網上零售的沖擊,但多位書店經營者表示對疫情過后線下經營充滿信心。

        暨南大學生活方式研究院院長費勇說,實體書店存在的意義不單為了賣書,而是作為城市公共文化空間,給市民以精神文化的服務,因此不可取代。

        “對書店來說,未來線上線下要融合發展,線上購書優勢在于便捷,而線下則是有溫度的互動和交流。”白宜納說,廣州購書中心一年舉辦200多場線下活動,給不同年齡層次的讀者提供多種文化“大餐”,吸引了許多忠實顧客。

      圖集
      +1
      【糾錯】 責任編輯: 王頔
      堅守與突圍:疫情下的實體書店-新華網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07681125715427
      中文字幕日韩无线码在线一区_制服肉丝亚洲中文字幕_日韩欧美无砖专区一中文字目_国产精品点击进入在线影院高清
      <strike id="gegfc"><dl id="gegfc"></dl></strike>
      <sub id="gegfc"></sub>
      
      
        <mark id="gegfc"></mark>
          在线视频精品人 | 亚洲欧美日韩中文无线码 | 日本中文字幕在线视频一区 | 亚洲特级免费观看中文字幕 | 亚洲综合一区国产精品 | 亚洲一区在线曰日韩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