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ike id="gegfc"><dl id="gegfc"></dl></strike>
<sub id="gegfc"></sub>

    <mark id="gegfc"></mark>
      新華網 正文
      從汶川玉樹到雷神山,千里走單騎
      2020-02-18 08:02:32 來源: 新華每日電訊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圖為2月12日李海軍(中)在雷神山醫院工地留影。新華社發(受訪者李海軍供圖)

        2月15日,武漢。

        寒潮驟然襲來,氣溫一下子從14日最高攝氏17度驟降到4度。在大風大雨中,一名瘦瘦的男子從雷神山醫院工地趕往泰康醫院,忙著為這里緊急改造的場地安裝電力線路。

        只穿著一層單褲,他把步子加緊了些。走進工地,忙起來,似乎也沒有那么冷。

        “衣服沒帶夠。出發時光顧著裝物資了。”他在電話里告訴記者。他是2月2日凌晨2點從四川長寧出發,不顧大家怎么勸,一個人開著一輛車,車上盡可能裝上臨時籌集到的應急物資,開了40多個小時,行程1700多公里,到了雷神山。物資送掉,他一頭扎進工地,“我來干活,我不要錢。”

        曾長期支援過汶川、理縣、玉樹、長寧……人稱“鐵人”的退伍軍人、湖南漢子李海軍,如今又一頭扎進武漢。

        “路是走通的,不是想通的”

        出發前,很多人都勸過他。

        “路上都設卡,你走不到的。”

        “你又不是醫生,你去干什么?待著就是貢獻,去了只會添亂!”

        “別想出風頭哦,那里是疫區,萬一感染了怎么辦?”

        這名51歲的退伍軍人不同大家爭辯,他只是默默地把汽油加滿,然后倒頭睡覺養足精神。2月2日凌晨兩點,他發動汽車,徑直從四川省長寧縣上了高速。路口已經有人在檢測,他量過體溫,正常。

        “你從哪里來,要到哪里去?”

        他掏出一張紙,“茲證明李海軍同志,在長寧縣6·17地震發生后,積極參與抗震救災工作,表現優異,志愿服務時間2019年6月19日至2020年2月1日。特此證明。共青團長寧縣雙合鎮委員會”。

        “我去武漢送物資、當志愿者。”他向高速入口的同志說。

        “謝謝你!一路平安!”檢測人員敬禮,放行。

        以往車流如織的高速公路,只有他一個人,一輛車。車燈照破黑沉沉的夜,光柱直照向前方。他擰開收音機,調到中央人民廣播電臺的疫情直播,一路聽著,心早已飛到了武漢。他將導航目的地定位“雷神山”。

        高速路上暢通,但到服務區休息、加油時,全部要檢測體溫、登記。如果體溫超標,就會立即扣留轉診。到了湖南境內,有些道路已經禁行,他想方設法輾轉,一條路不通又換一條路,拉上湖南的物資和一名同去的志愿者,終于在2月4日趕到了武漢雷神山工地。

        他在朋友圈里寫著:

        “想得再多,不如行動起來。想得太多,就成婆婆媽媽了。路是走通的,不是想通的。”

        “倒是沒有人說我添亂了”

        火神山和雷神山工地,可能是有史以來施工最密集的工地。

        他誰也不認識,隨便找了個地方,問人家:“要不要干活的?我來干活,我不要錢。”

        “你會什么?”工期任務緊,小工長毫不客氣。

        “我會木工,水電工。”常年奔赴各地救災,滿臉塵灰的李海軍掌握了幾門技能。

        “那你跟我們干吧,我們吃啥就有你的。今天你先去安裝床位。”

        李海軍高高興興地答應著。就這樣他在雷神山工地做起了安裝工,后來打聽哪里需要人干活,他就去幫忙。電話里他告訴記者,有些施工單位已施工完撤走,這些天人手非常緊,大前天干完一個通宵,前天又干到凌晨兩點。干完活之后,他就鉆進自己車里,手機在車上充電,聽一些當天新聞,發幾句朋友圈,然后抓緊時間睡覺。有時候工友也會擠進車里。

        有一天車壞了,他正想開出去給電瓶充電,熄火,然后打著,又熄火。車趴窩了,他也不急,反正也沒想過要離開。后來湖南公益組織輾轉托人給他送來一臺新電瓶,車又好了。

        剛開始,他找不著宿舍、自來水,幾天沒有洗澡。后來找到了,就開始用冷水洗澡。為了保持強健的體魄,他從小到部隊不斷鍛煉自己洗冷水澡,盡管51歲了,連感冒都很少得。

        “所以我不怕病毒,我的免疫力超強。”李海軍告訴記者,“到了雷神山之后,倒是沒有人說我添亂了。”他說,他也得到很多人的幫助,路上的油費都是別人贊助的,上海、咸陽、岳陽的朋友,包括武漢認識的好友,很多人向他發紅包,托他轉交的他一律轉交,給他自己個人的一律退還,否則對不起自己良心和人生選擇。

        “再干幾天雷神山就全部結束了,我再去幫其他地方干活,反正不離開武漢。認識的、不認識的、見過面、沒見過面的朋友們,我不是來疫區掙錢的,請不要再給我發紅包。”

        “我更要把愛傳遞”

        記者和志愿者李海軍,打了至少十年的交道了。

        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理縣的鄉親看到他,會熟悉地叫出他的名字。2008年汶川大地震山河破碎。他一個人從老家湖南邵陽騎著爛摩托到理縣參與救災。山谷里、羌寨中、岷江上……他什么都干,幫老鄉搬磚砌墻修房,幫大娘種水果摘花椒。大多數村子的房前屋后,他都貼上電話,無論是誰需要人手,打一個電話他就騎著爛摩托趕來,二話不說就動手干。理縣鄉親們贈給他“鐵人”的稱號,他的事跡被寫入《理縣抗震救災志》。

        2010年,記者在玉樹地震災區又碰到他。4月14日玉樹地震發生當天,他就從四川理縣出發,還是那輛爛摩托,一個人沿著317國道,直上青藏高原1300多公里,于4月17日抵達災區,成為眾多志愿者中的一員。在抗震救災指揮部的安排下,用雙手挖掘廢墟、搜救幸存者、轉移傷員,幫助災區群眾搭建帳篷、轉移物資。他當時對記者說:“也說不出個理由,我就是喜歡做這些事。只要生命存在,身體允許,我這條路就要一直走下去”。

        2018年,在老家義務幫別人修房的李海軍,意外從10米高處摔下,尿道斷裂、盆骨粉碎性骨折。昔日龍精虎猛的他,奄奄一息。

        他受傷的消息很快被理縣人關注到,發布在了理縣黨政工作群里,受他幫助的理縣父老無不落淚,一天之內,大山之中的理縣人為恩人募捐了20萬元。理縣雜谷腦鎮日底村村民張國,一直保存著李海軍在他家幫忙時的合影:“受人滴水之恩當涌泉相報,何況他為我們做了那么多!”

        李海軍在大家的希望中痊愈了。20萬元治病花去13萬,剩下的7萬元他買了一輛車。就是這輛車拉著他從湖南沖到長寧地震災區,又從長寧沖到了雷神山。“別人幫我,我更要把愛傳遞。”

        “我要把志愿服務干到底”

        多年來在外做志愿者,李海軍收入不高,房子破舊,曾是村里的貧困戶。80多歲的老母親,李海軍照顧不上,一直被哥哥姐姐奉養,直至過世。

        “對身邊的親人還是有遺憾的,但是自己選擇了志愿者這條人生路,有更多的人需要我。”李海軍對記者掏心窩子。

        他曾經獲得過愛情。

        2015年他去理縣,經人介紹,認識了一位女朋友。女朋友知道李海軍家境不好,但他到處做公益,人善良,又有手藝,覺得李海軍是靠得住的人。她來到湖南,來到李海軍的身邊。

        她經歷過婚姻,有兩個孩子,都快長大成人。兩個孩子也都來看過李海軍。她陪伴李海軍相處了三年。出于種種考慮,后來李海軍又恢復了單身狀態。對此,李海軍很釋然。“我是要到處去救災的,顧不上自己家,也挺對不起人家的。”

        “孩子們很敬佩我,說我是英雄。”李海軍說,“人是復雜的,崇拜和敬重,代替不了過日子。相聚是緣分,我祝福她和孩子們。”

        志愿者李海軍,救災榮譽證書獲得8本,無償獻血證30多本。

        “武漢事了之后,我先去長寧,再幫受災老鄉干點活。”透過嘈雜的電話聲,他告訴記者:“然后去邊疆支邊。當兵時在野戰部隊,捍衛邊疆就是我的夢。這輩子,我要把志愿服務干到底。”(記者 謝佼)

      圖集
      +1
      【糾錯】 責任編輯: 趙文涵
      從汶川玉樹到雷神山,千里走單騎-新華網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5588855
      中文字幕日韩无线码在线一区_制服肉丝亚洲中文字幕_日韩欧美无砖专区一中文字目_国产精品点击进入在线影院高清
      <strike id="gegfc"><dl id="gegfc"></dl></strike>
      <sub id="gegfc"></sub>
      
      
        <mark id="gegfc"></mark>
          亚洲欧美日韩看国产 | 亚洲制服中文字幕 | 久久久久久91香蕉国产 | 视频二区精品中文字幕 | 亚洲日韩女同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综合视频一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