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ike id="gegfc"><dl id="gegfc"></dl></strike>
<sub id="gegfc"></sub>

    <mark id="gegfc"></mark>
      新華網 正文
      稻菽飄香 豐收在望
      2019-09-22 08:19:03 來源: 經濟日報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圖集

        今年秋糧生產形勢總體較好,已陸續開始收獲——稻菽飄香 豐收在望

        “七月十五定旱澇,八月十五定收成”,我國農業生產再傳捷報。農業農村部9月21日在北京宣布,今年糧食有望再獲豐收。目前,全國秋糧已陸續開始收獲,今年秋糧生產形勢總體較好,除局部遭受旱澇災害外,大部地區作物長勢好、呈增產趨勢,再加上夏糧、早稻已豐收到手,如果后期不發生大的自然災害,又將是一個豐收年。

        歷經春種、夏管,廣大農民正迎來一年中最重要的時刻。從南到北,五谷豐登、稻菽飄香,田野里是隆隆的農機聲。南方金燦燦的稻田、華北平原的玉米、西北的馬鈴薯、東北黑土地的水稻和大豆,各地根據不同區域、不同作物的成熟期,合理安排進度,確保顆粒歸倉。

        政策興糧 穩定豐產基本盤

        “區里搞高標準農田建設,農田旱能灌、澇能排。農業部門還無償提供了一定量的葉面肥,現場指導使用,我對增產有信心。”在江西省吉安市吉州區曲瀨鎮沙丘村,望著豐收在望的稻谷,種糧大戶邱華武很是高興。

        今年以來,各地加強政策引導,鼓勵農民種糧。國家對玉米、大豆種植戶實施生產者補貼,小麥、水稻最低收購價保持穩定。財政部提前預撥農業社會化服務、有機肥替代化肥等農業項目資金,支持地方開展春耕。糧食面積基本穩定,為奪取豐收奠定了基礎。不過,糧食穩產還要闖過蟲口奪糧和“龍口”奪糧兩關。

        蟲口奪糧的關鍵是應對病蟲草害。草地貪夜蛾是今年首次入侵我國的遷飛性害蟲,對糧食生產構成直接威脅。有關部門及時啟動突發性病蟲害臨時用藥措施,緊急下撥5億元防控資金。“據統計,全國見蟲面積1500多萬畝,實際危害面積246萬畝。”農業農村部種植業司司長潘文博說,危害主要集中在西南等地,產量損失控制在5%以內,黃淮海等玉米主產區沒有造成損失,實現了防蟲害穩秋糧的目標。

        “龍口”奪糧的關鍵是應對自然災害。入汛后,我國多地出現強降雨,同時黃淮部分地區旱情持續,抗災奪豐收任務艱巨。農業農村部根據災害情況,組織專家制定分區域、分作物技術指導意見。8月中旬的東北地區,內澇和陰雨寡照給局部農作物生長發育帶來不利影響。為減輕災害影響,農業農村部派出3個工作組赴東北,幫助落實抗災救災和恢復生產關鍵措施。

        科技興糧 有效提高單產

        最近一個月,山東省高青縣花溝鎮岳家村農民岳玉海有事沒事就往玉米地里跑。眼瞅著結出牛角般的玉米棒,鮮嫩的細毛須漸漸變紅,岳玉海這才安了心。中秋節剛過完,經驗豐富的他已經迫不及待地預估起產量,“每畝增產100斤不成問題”。

        糧食生產能屢獲豐收,科技力量功不可沒。高青縣農業農村局局長苗光勇介紹,現在耕地由傳統的旋耕、淺翻變為深耕,上虛下實無根茬、地面平整無坷垃,既保墑又好種;同時,為了讓土地更“有勁兒”,積極引導農民不亂施肥,而是通過測土配方靶向用力,減少了種地成本,提高了地力。除此之外,采用水肥一體化技術,在地頭一摁按鈕,就能精準澆灌追肥,省工高效。

        “天津啟動了小站稻標準提升行動,圍繞小站稻全產業鏈生產技術需求,制定了小站稻基質育秧技術、栽培技術、品種標準、收獲儲藏標準、食味標準、加工標準等6項地方標準。”天津市農業農村委主任沈欣告訴記者,小站稻品種品質在不斷提升,優質良種覆蓋率達100%。今年,小站稻種植面積擴大到67.3萬畝,是近20年來最大規模。

        如今,農民們越來越感受到科技對糧食生產的貢獻。通過科學施肥、節水灌溉、地膜覆蓋、綠色防控等技術的大面積推廣,水肥藥利用率明顯提高,病蟲草害損失率大幅降低,促進了農業效益提升。在東北地區,黑龍江探索耕地質量保護與提升行動,內蒙古三級聯創控肥增效示范區、抗旱節水示范區;在黃淮海地區,山東實施病蟲“一防雙減”行動,河北通過水肥一體化節水增糧;在南方稻區,四川創新農業社會化服務機制,江西實施糧食高產高效創建……各地推進糧食綠色高質高效行動,不斷落實增產增效關鍵技術,充分發揮了示范帶動作用。

        效益興糧 調優種植結構

        農業農村部種植業司負責人介紹,今年糧食生產有三個特點:一是結構更優。實施大豆振興計劃,預計大豆面積增加1000萬畝,非優勢區水稻、玉米面積繼續調減。二是生產更綠。今年輪作休耕3000萬畝,調優農業投入品結構,有機肥使用量增加,化肥農藥使用量持續減少。三是質量更高。小麥、稻谷等口糧品種優質率進一步提升。

        大豆是重要的糧油作物。近年來,我國大豆需求量增加較快,存在產需缺口。對此,今年中央一號文件明確提出實施大豆振興計劃。記者在全國多地采訪中發現,今年春播大豆和夏播大豆面積都有所增加,特別是東北地區春播大豆面積增加較多。據統計,全國大豆播種面積超過1.3億畝,比上年增加1000萬畝。今年大豆面積增加,是連續第四年恢復性增加,提升了國產大豆供給水平。

        種地也要養地,生產方式調綠,是糧食產業發展的關鍵。在黑龍江農墾建三江創業農場,稻田已經連續15年實施秸稈還田,土壤有機質含量逐年提升。同時,通過應用側深施肥技術,實現了節肥增產。在黑龍江農墾七星農場,連片大豆長得“齊刷刷”,足有半人多高。據介紹,這里的大豆可以長到14層,且基本沒有病蟲害,地里也沒有雜草,這主要得益于米豆輪作,可以均衡利用土壤養分,減少化肥用量。前茬玉米粉碎還田,還能培肥地力改善土壤。

        秋收時節的華夏大地,笑容洋溢在農民臉上,幸福留在農民心里。

      +1
      【糾錯】 責任編輯: 徐宙超
      新聞評論
      加載更多
      所羅門群島風光
      所羅門群島風光
      南寧:華美夜色扮靚東博會
      南寧:華美夜色扮靚東博會
      國際和平日:世界各地的和平紀念
      國際和平日:世界各地的和平紀念
      浙江湖州:秋風起 采菱忙
      浙江湖州:秋風起 采菱忙

      ?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07661125023659
      中文字幕日韩无线码在线一区_制服肉丝亚洲中文字幕_日韩欧美无砖专区一中文字目_国产精品点击进入在线影院高清
      <strike id="gegfc"><dl id="gegfc"></dl></strike>
      <sub id="gegfc"></sub>
      
      
        <mark id="gegfc"></mark>
          亚洲欧美综合专区精品 | 亚洲综合夜夜久久久 | 精品久久久久久97 | 曰韩欧美亚洲美日更新在线 | 亚洲最多视频网址在线观看 | 日本入室强伦姧bd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