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ike id="gegfc"><dl id="gegfc"></dl></strike>
<sub id="gegfc"></sub>

    <mark id="gegfc"></mark>
      新華網 正文
      一條紅軍標語背后的故事
      2019-06-20 18:57:26 來源: 新華網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圖集

        新華社福州6月20日電 題:(壯麗70年·奮斗新時代——記者再走長征路)一條紅軍標語背后的故事

        新華社記者 陳弘毅、劉羽佳、李松

        在閩西大地,當年紅軍隊伍留下的痕跡經過烽火歲月的磨蝕,已經不多。然而,紅軍標語卻以一種無言的形式,向后人傳遞著革命年代的信息。

        “紅軍是工農自己的軍隊,農民起來打土豪,分田地,打倒勾結童子軍的刀團匪。”

        走進位于福建清流縣林畬鎮的毛澤東舊居,在東廂房板壁的白墻上,一條用黑墨書寫的紅軍標語引起了參觀者的注意。

        在這條標語下面,“紅軍七師一團”的落款清晰可見。據當地黨史部門考證,這條標語寫于1932年下半年。紅軍七師一團當時屬于福建省軍區獨立七師。在長征前,福建省軍區獨立七師、八師整編為紅五軍團34師,其中大多數是閩西子弟兵,也就是后來為人熟知的湘江戰役“絕命后衛師”。

        在長征途中,紅五軍團34師為了掩護紅軍主力部隊突圍,被國民黨軍隊重重包圍,6000余名戰士幾乎全部犧牲,師長陳樹湘突圍不成,受傷被敵人俘獲,他斷腸明志,壯烈犧牲,為蘇維埃流盡最后一滴血。清流縣革命歷史紀念館館長劉光軍說,這條標語也被視為紅五軍團34師現存的唯一一處紅色文物,十分珍貴。

        開國中將、紅34師100團團長韓偉的兒子韓京京不久前來到閩西,探訪父親當年戰斗的地方。當他來到林畬毛澤東舊居,目光落在這條標語上時,難掩內心的激動。他說:“父親在湘江戰役中彈盡糧絕,跳崖后被當地黨組織和群眾救起,成為全師為數寥寥的幸存者之一。父親去世前,兩次提及要把自己的骨灰埋葬在閩西,他是想永遠回到自己當年戰友的身邊。而這條標語,正是父親的部隊當年在閩西留下的珍貴物證。”

        劉光軍告訴記者,紅軍向來重視宣傳工作。每到一個地方,紅軍宣傳員都要走村入戶,用接地氣的宣傳標語,直指勞苦大眾最關心的問題,讓廣大群眾了解紅軍是什么樣的部隊,對推動革命形勢的發展起到不可磨滅的作用。

        當年紅軍主力部隊長征后,為了防止敵人發現并破壞標語,當地老百姓用草木灰、招財年畫、稻草等把紅軍標語遮擋起來,不少標語才得以留存至今。

        在閩西大地,紅軍標語隨處可見。這些標語多書寫在祖祠或古厝的內外墻壁等處,表現形式和主題多種多樣,時間跨度長達10年。劉光軍說,由于時間久遠,不少標語的保存狀況不甚理想,已經風化,變得模糊不清,加上不少土木結構的宗祠、宅院破損甚至瀕臨倒塌,紅軍標語正在加速消失。這種珍貴的紅色遺跡亟待加強保護。

      +1
      【糾錯】 責任編輯: 王頔
      新聞評論
      加載更多
      生態中國·海岱齊魯鐘神秀
      生態中國·海岱齊魯鐘神秀
      希臘克里特島干尼亞風光
      希臘克里特島干尼亞風光
      陜西洛南:周灣蒼鷺千姿百態
      陜西洛南:周灣蒼鷺千姿百態
      一片林·一群人·40年守護
      一片林·一群人·40年守護

      ?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07681124650375
      中文字幕日韩无线码在线一区_制服肉丝亚洲中文字幕_日韩欧美无砖专区一中文字目_国产精品点击进入在线影院高清
      <strike id="gegfc"><dl id="gegfc"></dl></strike>
      <sub id="gegfc"></sub>
      
      
        <mark id="gegfc"></mark>
          亚洲欧美日韩在线网 | 在线人成日本视频 | 亚洲资源在线播放站 | 亚洲性日韩精品一区二区 | 中文字幕波多野结衣丝袜 | 亚洲天天久久中文字幕精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