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ike id="gegfc"><dl id="gegfc"></dl></strike>
<sub id="gegfc"></sub>

    <mark id="gegfc"></mark>
      新華網 正文
      中國“風云”感知“一帶一路”新氣象
      2019-06-19 07:16:01 來源: 人民日報海外版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圖集

        提供定制化氣象服務 惠及近100個國家和地區

        中國“風云”感知“一帶一路”新氣象

        “感謝中國為推動區域氣象合作、提高發展中國家防災減災能力作出的重要貢獻。”

        “中國氣象援非項目取得巨大成功,其捐贈的風云衛星數據接收和處理系統顯著提升了納米比亞氣象部門對熱帶氣旋等天氣的監測預報預警能力和農業生產服務能力。”

        “氣象合作是中國和包括幾內亞在內的廣大非洲國家合作的典范!”

        在近日于瑞士日內瓦召開的第18次世界氣象大會上,世界氣象組織官員和一些國家氣象組織代表對中國氣象科技服務國際社會給予高度評價。莫桑比克、阿曼等國的氣象部門積極尋求擴大與中方的氣象合作,在會議期間分別與中國氣象局簽署了關于中國風云氣象衛星應用合作協議,進一步增強了“一帶一路”參與國家氣象防災減災的能力。

        近年來,隨著中國氣象科技的進步和氣象基礎設施的不斷完善和發展,中國進一步加大了向國際社會、特別是廣大“一帶一路”參與國家和地區提供氣象公共產品和服務的力度。

        在2018年6月舉行的上海合作組織青島峰會上,中方承諾,利用風云二號氣象衛星為各方提供氣象服務。在隨后舉行的中國-阿拉伯國家合作論壇第八屆部長級會議上,中方表示,發展航天合作,推動中國氣象遙感衛星技術服務阿拉伯國家建設。在2018年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上,氣象衛星合作被列為《中非合作論壇-北京行動計劃(2019-2021年)》的重要內容。

        近日,中國氣象局在京召開中國氣象科技服務“一帶一路”建設專題新聞發布會,國家衛星氣象中心副主任魏彩英就近年來特別是2018年以來相關方所做的工作和取得的成效進行了介紹。

        見微知著 大顯身手

        “一帶一路”參與國家和地區具有氣候類型多樣、自然條件較差、氣象災害種類多等特點,如果沒有可靠的氣象衛星服務作為支撐和保障,“一帶一路”的順利推進將難以保證。

        魏彩英表示,中國有意愿、有能力為“一帶一路”建設提供強大的氣象保障服務。她說,經過50年的發展,中國已成功發射17顆風云氣象衛星,目前7顆衛星在軌運行(包括4顆靜止氣象衛星和3顆極軌氣象衛星),靜止軌道衛星形成“多星在軌、統籌運行、在軌備份、適時加密”的業務格局,極軌衛星形成上、下午星組網觀測,可對全球和區域范圍內的極端天氣、氣候和環境事件進行及時高效觀測。

        2018年,中國氣象局與“一帶一路”各方的國際用戶對接風云二號衛星服務需求,與國家航天局、亞太空間合作組織簽署風云氣象衛星應用合作意向書和協定,加強頂層設計,建立《風云衛星國際用戶防災減災應急保障機制》,“一帶一路”參與國家在遭受臺風、暴雨、強對流、沙塵暴等災害時,可通過世界氣象組織提出申請啟動該機制,中國氣象局將調動值班的風云氣象衛星,對受災區域進行5到6分鐘一次的高頻次區域觀測,處理生成圖像和定量產品,為其防災、減災、救災提供及時的信息保障。

        在過去的一年中,中國風云衛星為許多國家的防災減災工作作出過巨大貢獻。2018年12月24日,意大利西西里島埃特納火山噴發,中國氣象局及時用風云衛星監測到發生地點,并且在世界氣象中心網站上發布。2019年3月,熱帶氣旋“伊代”為非洲多國帶來災難,中國氣象局第一時間利用風云衛星進行監測,并通過世界氣象中心(北京)網站提供服務產品,為非洲等國家開展防災減災工作提供支持。同年3月25日,伊朗發生洪災,中國氣象局利用風云三號D星進行水情監測,并提供了災情前后對比分析監測圖。

        調研需求 精細定制

        魏彩英介紹說,2018年6月發射的風云二號H衛星在軌測試期間就完成了相關產品的研制工作。截至目前,中國風云氣象衛星已具備云、水汽、植被、氣溶膠、雪等數10種定量產品服務能力,為47個“一帶一路”國家提供遙感數據和定制產品,一種更趨于定制化的衛星遙感服務模式正逐步形成。

        隨著衛星數目不斷增加,用戶應用平臺也不斷升級和改造,除了網站之外,還有移動APP和微信小程序等多種平臺同時升級改造,致力于滿足不同用戶的個性化要求。

        為做到服務精細化,中國有關方面還推出了針對一些國家和地區特殊需求的定制化產品和服務。2018年7月至12月,中國氣象局先后對上海合作組織、阿拉伯以及非洲共81個國家,發放關于對風云衛星數據和產品需求的調查問卷,目前大約有1/4的國家已經給予反饋。2018年9月,中國氣象局組織召開風云二號氣象衛星服務上海合作組織對接會,介紹了風云衛星發展現狀及未來規劃,會后收集各國的需求和建議,為升級改造用戶應用平臺打下基礎。

        魏彩英透露說:“下一步,我們將圍繞用戶的需求從以下幾個方面繼續開展工作:提升數據獲取能力,也就是說如何讓用戶快捷方便地獲取數據;進一步開發應用平臺,滿足用戶的特殊需要,其中包括研發適應性產品;開展國際合作和交流,對用戶進行培訓。”

        天地一體 共擔風雨

        為了更好地服務“一帶一路”參與國家,中國氣象局和國防科技工業局決定將去年新發射的風云二號H衛星向西移至東經79度,此舉優化了風云系列氣象衛星空間布局,可為南亞、西亞、中亞和大部分非洲國家提供持續遙感觀測支持。此外,通過衛星數據直接廣播、衛星廣播系統轉播,國際互聯網、專線通信等方式,還建立起天地一體化的、布局全國的風云四號A星數據獲取和共享服務體系。

        魏彩英介紹說,目前,風云氣象衛星通過天地一體化的數據共享服務系統向全球約100個國家和地區(其中包括72個“一帶一路”參與國家)、國內2700多家用戶提供資料和產品,19個國家通過中國氣象局衛星廣播系統實時接收風云衛星數據,24個國家已經建成風云衛星數據直收站,約20個國家已經注冊成為風云氣象衛星國際用戶防災減災應急保障機制用戶,風云氣象衛星應用平臺也已經部署在多個國家,為當地提供優質氣象服務。風云氣象衛星數據已經成為全球數值預報模式系統的重要來源,全球應用服務巨大潛力逐步釋放。

        未來風云氣象衛星將繼續作為中國“一帶一路”建設的支撐,一方面為中國駐外企業和機構提供服務,另一方面為“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提供數據服務,提高國際用戶遙感應用水平,發揮雙邊和多邊國際合作優勢,開展多層次的科技人才交流與合作,體現中國作為發展中大國對國際社會的重要貢獻和對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責任擔當。(王玉瑩)

      +1
      【糾錯】 責任編輯: 王佳寧
      新聞評論
      加載更多
      一片林·一群人·40年守護
      一片林·一群人·40年守護
      國際油畫展“添彩”中俄博覽會
      國際油畫展“添彩”中俄博覽會
      國際·一周看天下
      國際·一周看天下
      青藏高原首次進口瓶鼻海豚
      青藏高原首次進口瓶鼻海豚

      ?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99211124640861
      中文字幕日韩无线码在线一区_制服肉丝亚洲中文字幕_日韩欧美无砖专区一中文字目_国产精品点击进入在线影院高清
      <strike id="gegfc"><dl id="gegfc"></dl></strike>
      <sub id="gegfc"></sub>
      
      
        <mark id="gegfc"></mark>
          日韩欧美福利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 漂亮少妇被强了在线播放 | 偷拍日韩一区中文久久 | 限制级福利影院在线观看 | 亚洲精品理论国产电影 | 日本三级香港三级理论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