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汛期,北京將啟用新修訂的暴雨預警信號。修訂后的預警信號新增了24小時暴雨預警閾值,將在應對雨勢相對平緩但持續時間長、累積降水量大的暴雨天氣過程時更好地發揮作用。
新標準仍為藍色、黃色、橙色、紅色四級預警,較此前2016年修訂后設定的雨強(1小時降雨量)標準和過程雨量標準(6小時降雨量)基礎上,新增了24小時暴雨預警閾值。“此次更新修訂暴雨預警標準,是為了更好地切合城市防災減災需求及業務實際,更好地發揮氣象災害預警信號在防災減災工作中的作用。”據市氣象局預報處負責人宋巧云介紹。
以暴雨藍色預警信號為例,根據修訂后的標準,預計未來可能出現下列條件之一或實況已達到下列條件之一并可能持續時將啟動暴雨藍色預警信號,即:雨強(1小時降雨量)達30毫米以上;或6小時降雨量達50毫米以上;或24小時降雨量達70毫米以上。與舊標準相比,只是增加了“24小時降雨量達70毫米以上”的預警閾值,1小時和6小時降雨量的閾值標準并沒有變。
同樣,暴雨黃色預警信號新增了“24小時降雨量達100毫米以上”的預警閾值;暴雨橙色預警信號新增了“24小時降雨量達150毫米以上”的預警閾值;暴雨紅色預警信號新增了“24小時降雨量達200毫米以上”的預警閾值。此番修改之后,就算是下小雨,但只要持續時間夠長,并且累積雨量達到了相應標準,仍然可以算作暴雨。
一直以來,暴雨預警信號在北京城市運行及防災減災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北京原來使用的暴雨預警信號標準修訂于2016年3月,投入業務應用已3年有余。應用實踐中發現,該標準在應對雨勢相對平緩但持續時間長、累積降水量大、對區域性洪水和山洪地質災害風險較高的暴雨天氣過程時存在不足,因此,市氣象局啟動了本次修訂。
修訂過程中,市氣象局組織專家,對近5年所有降雨過程進行了詳細統計分析,提煉出24小時暴雨預警信號標準閾值。(記者 趙婷婷)

-
大數據"坑熟客",技術之罪需規則規避
2018-03-02 08:58:39
-
高質量發展,怎么消除“游離感”?
2018-03-02 08:58:39
-
學校只剩一名學生,她卻堅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變動!騎共享單車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樓市會有哪些新變化?
2018-03-01 09: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