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ike id="gegfc"><dl id="gegfc"></dl></strike>
<sub id="gegfc"></sub>

    <mark id="gegfc"></mark>
      新華網 正文
      從“賣得好”到“種得更好”——婆婆丁“搶占”飯桌帶來的啟示
      2019-04-14 16:40:07 來源: 新華網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圖集

        新華社哈爾濱4月14日電 題:從“賣得好”到“種得更好”——婆婆丁“搶占”飯桌帶來的啟示

        新華社記者王建

        原本生長在溝渠路邊的新鮮野菜,因受市民“舌尖”的偏愛,引發了棚室種植,進而帶動農民脫貧增收。記者在黑龍江省樺川縣悅來鎮蘇蘇村蹲點調研發現,一棵婆婆丁“身價”的上漲,成為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生動詮釋。

        位于蘇蘇村的蘇蘇東旺果蔬產業園,前來采摘的縣城市民絡繹不絕。在一棟大棚里,家在樺川縣城的韓潔和家人,正在挖婆婆丁?!捌牌哦≌横u菜,非常好吃,正常情況下這個時節還吃不到婆婆丁,但棚室種植正好滿足了我們飯桌上的需求?!表n潔說,“雖然貴點,但可以接受。”

        婆婆丁不僅可以做菜肴,還有藥用功能。普通的功能是清熱止痛,對一些炎癥也有療效。在東北,每年“五一”之后,野外的婆婆丁開始生長,經常看到有人挖婆婆丁,婆婆丁也因此成為人們飯桌上的美味。

        看到了市場需求,蘇蘇東旺果蔬產業園負責人李東開始琢磨利用大棚種植婆婆丁。今年,他種了2棟大棚婆婆丁,吸引了大量縣城市民前來采購,最多的一天有100多人。“前期每斤賣到30元,最近兩天降到了15元,現在基本賣完了。”李東說,2棟大棚掙了3萬多元。

        李東說,從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入手,就必須增加綠色、有機安全農產品的供給,加快結構調整,滿足消費者更高層次的需求。

        李東說,從田間到餐桌,再由餐桌到田間生產是一條“雙行道”,但通常人們關注的是如何將田間種植的農產品“端”到餐桌,卻忽略了餐桌消費對田間生產的逆向調節。近年來,農業大省黑龍江提出靠“賣得好”倒逼“種得更好”,不僅滿足了市民需求,還帶動了農民增收。

      +1
      【糾錯】 責任編輯: 郝多
      新聞評論
      加載更多
      武夷山:生態茶園 祭茶喊山
      武夷山:生態茶園 祭茶喊山
      河北正定:雨潤牡丹迎客來
      河北正定:雨潤牡丹迎客來
      大批遺鷗重返鄂爾多斯濕地
      大批遺鷗重返鄂爾多斯濕地
      傣歷潑水節 放燈賀新年
      傣歷潑水節 放燈賀新年

      ?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01011124365013
      中文字幕日韩无线码在线一区_制服肉丝亚洲中文字幕_日韩欧美无砖专区一中文字目_国产精品点击进入在线影院高清
      <strike id="gegfc"><dl id="gegfc"></dl></strike>
      <sub id="gegfc"></sub>
      
      
        <mark id="gegfc"></mark>
          亚洲v欧美v国产v在线观看 | 亚洲国产欧美日本精品 | 婷婷六月综合亚洲 | 亚洲国产无色码在线播放 | 色妞AV永久一区二区国产AV | 亚洲欧洲日本在线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