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ike id="gegfc"><dl id="gegfc"></dl></strike>
<sub id="gegfc"></sub>

    <mark id="gegfc"></mark>
      新華網 正文
      從“火起來”到“活起來”——國家文物局博物館與社會文物司相關負責人解讀春節“博物館熱”現象
      2019-02-26 15:23:58 來源: 新華網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圖集

        新華社北京2月26日電 題:從“火起來”到“活起來”——國家文物局博物館與社會文物司相關負責人解讀春節“博物館熱”現象

        新華社記者施雨岑

        今年春節,“博物館里過大年”成為新年俗。在文物部門組織下,全國數千家博物館推出上萬場精彩活動。據中國旅游研究院統計,游客在春節期間參觀博物館的比例高達40.5%。

        “博物館熱”的背后有何深層次原因?如何推動博物館實現從“火起來”到“活起來”轉變?國家文物局博物館與社會文物司相關負責人26日就這些問題接受了新華社記者專訪。

        “博物館里過大年”為何成新年俗、新風尚?

        這位負責人說,“博物館里過大年”成為老百姓歡度新春的重要選擇,這既反映了廣大人民群眾節日休閑理念和方式轉變,也體現出博物館日益走入百姓日常生活、成為公眾文化生活必需品的新常態。“博物館熱”的背后,既體現了人民群眾對高品質精神文化產品的需求日益旺盛,也得益于博物館展覽教育水平和管理服務意識的不斷提升。

        舉一個例子,大年初一,由于觀眾自發熱情地在門口排起長隊,已經安排閉館的成都博物館臨時決定開館,工作人員迅速集結到崗,重新開館并延時至晚上8點。“當然,我們也注意到,春節期間一些博物館因為觀眾爆滿,保障服務措施沒有及時跟上,觀眾參觀體驗變差,文物部門和博物館還需要進一步總結經驗,不斷調整完善。”

        這位負責人表示,我們歡迎更多的觀眾朋友到博物館里感受傳統文化的魅力,也支持鼓勵更多的博物館大膽探索實踐,不斷豐富節日文化內涵。

        “博物館熱”持續升溫、人民群眾有新期待,怎么看?

        博物館是為社會及社會發展服務的公共機構,在經濟社會發展中具有獨特地位和作用。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博物館體系建設更加完備,全國博物館總數已達5136家,博物館免費開放深入推進,公共服務效能顯著提升。“博物館熱”,既是中國博物館人期盼已久的夢想,也是全社會文明進步的共同成果。

        這位負責人介紹,近年來,我國博物館積極回應社會需求和期待,努力優化和拓展服務新模式,如啟動網上預約,簡化入館程序,嘗試錯峰甚至夜間開放,由公眾“下訂單”決定博物館舉辦的部分展覽,通過流動展覽、數字化展覽擴大服務覆蓋范圍,積極參與文化扶貧、鄉村振興等惠民工程。

        我們鼓勵博物館開展各種探索和創新,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講好“中國故事”,提升服務效能,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需要。

        這位負責人說,對于在探索過程中出現的一些苗頭和傾向,要冷靜思考和對待。在開放管理方面,觀眾超出博物館承載能力、影響文物和觀眾安全的問題,各級文物部門要根據不同情況進行分類施策、加強管理和指導。在文化創意產品開發方面,要認識到這既是博物館積極創新,融入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途徑,更是博物館研究、收藏、保護、展覽、教育和文化傳播功能的延伸。博物館開展文化創意產品開發和舉辦大型活動,要堅持社會效益第一原則,圍繞博物館的基本職能,結合博物館的藏品資源,堅守博物館的邊界和底線,避免過度商業化、泛娛樂化傾向。

        博物館如何由“火起來”向“活起來”轉變?

        這位負責人說,要做到“活起來”,就要讓文物的價值內涵“活起來”,成為國與國相通、民與民相親的“通用語”;讓文物的思想文化“活起來”,成為世界認知中國、中國交往世界的“解碼器”;讓文物的多元之美“活起來”,成為文化再創造、藝術再發展的“營養源”。

        對于博物館來說,必須緊扣機構定位和功能,在提供高質量的文化供給上下功夫,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的幸福感和獲得感。

        要強化保護職能。博物館首先是文化遺產的保存機構,保護是利用的基礎和前提,絕對不能弱化或淡化文物保護之責。尤其是遺址類、古建類博物館,本身是文保單位,在組織重大型活動或搭建臨時性設施設備時,應符合文物保護的相關規定和要求。

        要夯實研究基礎。博物館應加強對文物所蘊含的歷史信息和文化價值的詮釋與解讀,以物證史、讓文物說話,通過文物來傳遞核心價值觀、弘揚正能量,通過創意來挖掘和展示文物歷史、科學和藝術價值,將優秀傳統文化和美好生活時代相融相通,提升人民生活品質。

        要優化服務供給。觀眾參觀博物館的目的不只是文化休閑娛樂,更重要的是獲取知識、了解歷史、實現自我增值。展覽和教育活動是博物館文化供給的主要方式,博物館應當積極探索用文物講好“中國故事”的有效方式,策劃讓老百姓愿意看、看得懂的展覽項目,舉辦針對不同年齡、不同群體的教育活動,使更多公眾在博物館獲得教益,成為社會文明進步的參與者和推動者。

        要拓展傳播渠道。依托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加強博物館網上展覽、網絡課堂建設,擴大博物館文化供給的輻射范圍;加強媒體合作,推出更多像《國家寶藏》《如果國寶會說話》的優秀節目,增強博物館文化影響力,讓更多公眾了解、走進博物館。

        目前,國家文物局正在研究制定相關文件,從立足職能定位、加強分類指導、優化教育保護職能、拓展利用途徑、創新體制機制等方面,謀劃新時代博物館事業發展路徑,努力促進博物館實現高質量發展,更好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需要。

      +1
      【糾錯】 責任編輯: 郝多
      新聞評論
      加載更多
      A股成交破萬億元 四大股指漲幅均逾5%
      A股成交破萬億元 四大股指漲幅均逾5%
      華為推出首款5G折疊屏手機Mate X
      華為推出首款5G折疊屏手機Mate X
      四川省川劇院將攜《白蛇傳》等經典劇目來臺獻藝
      四川省川劇院將攜《白蛇傳》等經典劇目來臺獻藝
      春回大地農事忙
      春回大地農事忙

      ?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01011124165382
      中文字幕日韩无线码在线一区_制服肉丝亚洲中文字幕_日韩欧美无砖专区一中文字目_国产精品点击进入在线影院高清
      <strike id="gegfc"><dl id="gegfc"></dl></strike>
      <sub id="gegfc"></sub>
      
      
        <mark id="gegfc"></mark>
          最新性爱视频一区二区 | 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视频 | 亚洲精品国产首次亮相 | 三个少妇的按摩中文字幕 | 日韩专码一区二区 | 日韩经典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