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ike id="gegfc"><dl id="gegfc"></dl></strike>
<sub id="gegfc"></sub>

    <mark id="gegfc"></mark>
      新華網 正文
      我國農業多線收獲綠色新成果
      2018-12-23 15:18:25 來源: 新華網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圖集

        新華社北京12月23日電(記者董峻、胡璐)年終歲尾,收官回眸。2018年,我國農業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在穩定糧食等主要農產品生產的同時,堅持質量興農、綠色興農、效益優先,持續推進綠色發展方式,種植養殖等領域多線收獲新成果。

        破解過量施用化肥導致的農業面源污染問題,是農業向綠色發展方式轉變、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重要內容。2017年,全國水稻、玉米、小麥三大糧食作物化肥利用率為37.8%,化肥零增長目標提前三年實現。在此基礎上,今年我國繼續推進化肥減量增效,通過擴大測土配方施肥實施范圍、開展有機肥替代化肥等措施,加快實現化肥使用量負增長。

        在水果、蔬菜、茶葉三類作物中,全國有100個重點生產縣市作為試點開展了有機肥替代化肥行動,項目區的化肥用量較上一年度減少了18%。通過有機肥的資源化利用和化肥減量,減少了畜禽糞便污染和氮磷流失,實現了“污染源”向“資源”的轉化。

        在耕地保護和節約水資源方面,今年我國實施輪作休耕制度試點規模超過3000萬畝,比上年增加了1800萬畝。華北和新疆塔里木河地下水超采區調減小麥面積200多萬畝,西南西北調減條銹病菌源區小麥70多萬畝。

        各地田間廣泛采用的地膜,是耕地“白色垃圾”的來源。農業農村部對此展開農膜回收行動,以西北為重點區域,以棉花、玉米、馬鈴薯為重點作物,整縣推進農膜回收治理,農膜回收利用水平穩步提升,大部分示范縣地膜當季回收率已接近80%,回收利用體系初步建立,回收利用機制不斷健全。

        養殖業的畜禽糞污是農業面源污染的一大來源。今年,各地規模化養殖污染防治有序推進,全國畜禽糞污綜合利用率達到70%,以農村能源和有機肥為主要方向的資源化利用產業日益壯大。

        水產養殖方面,綠色發展也開啟了新征程。生態養殖模式迅速推廣,全國稻漁綜合種養面積增加400多萬畝,增幅超過15%。千島湖、查干湖等大力開展以漁凈水、保水漁業,湖泊水質得到改善。

      +1
      【糾錯】 責任編輯: 王萌萌
      新聞評論
      加載更多
      一周看天下
      一周看天下
      冬至餃子香
      冬至餃子香
      虹云工程技術驗證衛星成功發射
      虹云工程技術驗證衛星成功發射
      公益圖書室讓城中村兒童樂享閱讀
      公益圖書室讓城中村兒童樂享閱讀

      ?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07271123891940
      中文字幕日韩无线码在线一区_制服肉丝亚洲中文字幕_日韩欧美无砖专区一中文字目_国产精品点击进入在线影院高清
      <strike id="gegfc"><dl id="gegfc"></dl></strike>
      <sub id="gegfc"></sub>
      
      
        <mark id="gegfc"></mark>
          日本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 午夜福利757永久网站 | 亚洲性爱女色在线视频 | 一区二区三区视频日本精品 | 一本久久伊人精品中文字幕 | 久久精品人人看人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