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ike id="gegfc"><dl id="gegfc"></dl></strike>
<sub id="gegfc"></sub>

    <mark id="gegfc"></mark>
      新華網 正文
      我國衛生健康事業進步在哪?看看這些數字變化
      2018-09-04 09:47:28 來源: 人民日報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圖集

        原標題? 病有所醫,從“看上病”到“保健康”(大數據觀察·數說40年)

        數據來源: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國家信息中心大數據發展部? 統籌:臧春蕾 呂中正? 制圖:沈亦伶

        核心閱讀

        健康是人類的永恒追求。“沒有全民健康,就沒有全面小康。”改革開放以來,我國衛生與健康事業加快發展,醫療衛生服務體系不斷完善,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水平穩步提高,公共衛生整體實力上了一個大臺階。我國居民健康水平持續改善,居民主要健康指標總體上優于中高收入國家平均水平。

        76.7歲

        人均預期壽命

        醫療衛生服務體系不斷健全,醫療衛生資源迅速增加

        在國際上,衡量一個國家居民健康水平的主要指標是人均預期壽命、嬰兒死亡率和孕產婦死亡率。

        我國人均預期壽命不斷提升。1981年為67.9歲,2000年為71.4歲,2017年為76.7歲。嬰兒死亡率和孕產婦死亡率持續下降,分別從1990年的32.9‰和88.9/10萬,下降為2017年的6.8‰和19.6/10萬。

        2014年,中國提前實現了聯合國千年發展目標中婦幼健康相關指標。世界衛生組織公布的《婦幼健康成功因素報告》將中國列為婦幼健康高績效的10個國家之一,并將中國經驗向世界推廣。

        今年5月,世界衛生組織在日內瓦發布《世界衛生統計2018》。根據2016年的數據,中國嬰兒出生時的健康預期壽命首次超越美國,中國為68.7歲,高于美國的68.5歲。而全球嬰兒出生時健康預期壽命為63.3歲。

        40年來,我國醫療衛生服務體系不斷健全,醫療衛生資源迅速增加,群眾獲得服務的可及性明顯改善。

        從醫護人員數量來看,截至2017年底,我國執業(助理)醫師339萬人,注冊護士超過380萬人,每千人口護士數提高到2.74,醫護比提高到1∶1.1,扭轉了醫護比倒置的局面。

        從醫療衛生機構數量來看,1978年,全國醫療衛生機構總數為17.0萬個;1990年為20.9萬個;2000年為32.5萬個;2017年達98.7萬個。

        值得一提的是,民營醫院發展迅速。2017年,全國共有公立醫院12297個,診療29.5億人次,占醫院診療總數的85.8%;民營醫院18759個,診療4.9億人次,占醫院診療總數的14.2%。到2017年末,在醫院中,公立醫院床位占75.7%,民營醫院床位占24.3%。

         1 2 下一頁  

      +1
      【糾錯】 責任編輯: 劉瓊
      相關新聞
      新聞評論
      加載更多
      海南瓊海:秋來捕撈忙
      海南瓊海:秋來捕撈忙
      桂西山村秋色美
      桂西山村秋色美
      一周看天下
      一周看天下
      敘首都一軍用機場附近發生連續爆炸
      敘首都一軍用機場附近發生連續爆炸

      ?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01171123376014
      中文字幕日韩无线码在线一区_制服肉丝亚洲中文字幕_日韩欧美无砖专区一中文字目_国产精品点击进入在线影院高清
      <strike id="gegfc"><dl id="gegfc"></dl></strike>
      <sub id="gegfc"></sub>
      
      
        <mark id="gegfc"></mark>
          中文字制服丝袜在线播放 | 日韩欧美在线一区二区中文 | 亚洲国产欧美日韩综合 | 在线不卡免费高清播放AV网站 | 亚洲欧美日韩人成在线播放 | 亚洲欧美日韩精品久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