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ike id="gegfc"><dl id="gegfc"></dl></strike>
<sub id="gegfc"></sub>

    <mark id="gegfc"></mark>
      新華網 正文
      統計顯示: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結構調整取得重要進展
      2018-08-29 20:47:27 來源: 新華網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圖集

        新華社北京8月29日電(記者陳煒偉)國家統計局29日發布的報告顯示,改革開放40年來,我國經濟結構調整取得重要進展,發展協調性顯著增強。

        從產業結構看,經濟增長由主要依靠第二產業帶動轉向依靠三次產業共同帶動。統計顯示,1978年至2017年,第三產業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從24.6%升至51.6%,第二產業增加值比重從47.7%降至40.5%,第一產業增加值比重從27.7%降至7.9%。

        從需求結構看,經濟增長由主要依靠投資出口拉動轉向依靠消費、投資、出口協同拉動。2011年至2017年,最終消費支出對經濟增長的平均貢獻率達到56.8%,比資本形成總額高12.7個百分點。

        從城鄉結構看,城鎮化穩步推進,初步形成了城鄉互促互動發展的新格局。城市數量持續增加,城鎮網絡體系不斷完善。1978年至2017年,城市數量由193個發展到661個。

        從所有制結構看,多種所有制經濟實現共同發展。2017年末,規模以上私營工業企業數量達到22.2萬家,占全部規模以上工業的比重為57.7%;吸納就業3271萬人,占比達36.9%;主營業務收入40萬億元,占比達34.4%。

        此外,收入分配結構逐步改善,與基本國情、發展階段相適應的收入分配制度基本建立。1979年至2017年,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實際增長8.5%。居民收入來源也更加多元化。2017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工資性收入占比下降至61%,財產凈收入提高到9.9%。收入差距較大問題有所緩解。1979年至2017年,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實際增速快于城鎮居民0.4個百分點。

        國家統計局綜合司有關負責人說,改革開放40年來,我國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和經濟結構調整取得重大進展,內生動力不斷增強,但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仍比較突出。要堅定不移調結構,為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新活力。

      +1
      【糾錯】 責任編輯: 郝多
      相關新聞
      新聞評論
      加載更多
      貴州石阡:山區農民搶秋收
      貴州石阡:山區農民搶秋收
      國內設計時速最快的地鐵線首臺盾構始發
      國內設計時速最快的地鐵線首臺盾構始發
      河北衡水:鄉村光伏扶貧電站惠民生
      河北衡水:鄉村光伏扶貧電站惠民生
      濰日高速公路轉體橋成功轉體
      濰日高速公路轉體橋成功轉體

      ?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01011123349934
      中文字幕日韩无线码在线一区_制服肉丝亚洲中文字幕_日韩欧美无砖专区一中文字目_国产精品点击进入在线影院高清
      <strike id="gegfc"><dl id="gegfc"></dl></strike>
      <sub id="gegfc"></sub>
      
      
        <mark id="gegfc"></mark>
          久久伊人精品波多野结衣 | 正在播放酒店约少妇 | 尤物yw午夜国产精品视频 | 中文字幕第一页在线资源 | 五月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精彩视频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