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ike id="gegfc"><dl id="gegfc"></dl></strike>
<sub id="gegfc"></sub>

    <mark id="gegfc"></mark>
      新華網 正文
      首個醫師節,他們這樣過
      2018-08-21 07:23:34 來源: 人民日報海外版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圖集

      點擊進入下一頁

        圖為中國援幾內亞醫療隊為當地民眾進行診療。

      點擊進入下一頁

        圖為曾建平(左二)在進行手術

      點擊進入下一頁

        曾建平

      點擊進入下一頁

      點擊進入下一頁

        圖為北京醫師跑團部分團員合影

        這些海外援非醫生,

        把中國醫術留在幾內亞

        “作為一名援非醫療隊員,更會牢記誓言。無論國籍、信仰、種族等,始終堅守醫生的神圣職責。”

        “雖然身處異鄉,更思報效祖國;身為護理天使,自當敬佑生命。我驕傲,我是援幾內亞中國醫療隊隊員!”

        8月19日,位于西非的幾內亞,在當地執行醫療援助任務的19名中國醫療隊員齊聚一堂,重溫古希臘職業道德圣典《希波克拉底誓言》,紀念屬于自己的第一個醫師節。談及醫者情懷,大家深有感觸。

        “能在海外以援非醫療隊員的身份度過醫師節,非常榮幸、自豪,也深切感受到黨和國家對醫務工作者的關懷。感覺與國內同仁的空間距離瞬間縮小,思鄉情緒也得到了一絲緩解。”中國第二十六批援幾內亞醫療隊隊長、北京朝陽醫院副院長李曉北說。

        李曉北介紹,此批援幾醫療隊員全部來自北京朝陽醫院,于2017年7月12日抵達幾內亞首都科納克里,在中幾友好醫院開展為期18個月的醫療援外工作。

        “從離開祖國奔赴幾內亞的第一天開始,我們的肩上就承擔著兩種神圣使命:一是救死扶傷的臨床醫生,為幾內亞民眾帶去高水平醫療技術;二是身穿白衣的‘外交官’,努力踐行援非任務。”李曉北說,能夠身披國家隊戰袍,擁有這段無比難得的經歷,對每個人來說都是非常光榮的事情。

        來到幾內亞不久,醫療隊就提出了“精準援非”的理念,對當地醫務人員亟待提高的方面精準幫扶,培訓幾方醫務人員,成立創傷救治中心,提升了中國醫療隊在當地人民中的形象。

        李曉北說,1個多月前,一名幾內亞患者在接受腹腔腫物切除手術時突發大出血。在場的當地醫生連忙向中國醫療隊求援,胸外科專家王洋、麻醉科專家李志剛毫不猶豫地沖進手術室,親自上臺進行緊急止血,保住了患者生命。

        “出院時,這名有4個孩子的患者給了王洋醫生一個大大的擁抱,多位幾內亞醫生也與我們深情擁抱,慶祝勝利。這是當地人對中國醫生救命之恩的最好報答。”

        身處世界最不發達地區,中國醫療隊員要面對疾病、思鄉、孤獨、安全、物資匱乏等多種困難和風險。“但這樣的付出很有意義,這是我們為幾內亞民眾的健康做出的奉獻,也是我們國家為非洲不發達國家的共同發展做出的奉獻!”李曉北說。

        這名援疆醫生

        成了首屈一指的好師傅

        “我是醫生”,這是曾建平在新疆學會的第一句維語。作為援疆干部的他,在和田度過了首個醫師節。

        現任和田地區人民醫院外一科副主任的曾建平,是北京市委組織部和北京清華長庚醫院選派的援疆干部。自今年3月起來到新疆,如今已有半年。他說,自己已經習慣了和田的風沙。

        包蟲病是新疆地區的高發疾病,作為一種人畜共患的寄生蟲病,包蟲病是“因病致貧、因病返貧”的原因之一。

        27歲的庫爾班是曾建平接診的一名患者。因為肝包蟲病,庫爾班先后接受過兩次手術。不久前,他再次出現上腹脹痛的癥狀,經診斷后,確認是肝包蟲病復發了。面對棘手的病情,曾建平帶領著和田醫院的醫師,為庫爾班進行了“肝包蟲全囊摘除術”,根治了庫爾班的肝包蟲病。康復后的庫爾班很快恢復活力,重歸警務崗位。

        在曾建平看來,醫療扶貧不僅是技術上的幫扶,根本上是要改變地區人民對疾病的認識。為此,他借助下鄉義診和結對子的機會,時常為群眾進行疾病預防的科普。

        曾建平所在的科室,7名肝膽醫生中有6名是維吾爾族同胞。業余時間,曾建平時常會和同事找個廣闊的地方唱歌、跳舞,這位性格內斂的外科大夫也在工作與交流中改變著。如今,提起曾醫生,維吾爾族的醫生都會恭敬地叫他“師傅”。

        這群熱愛跑步的醫生,

        教你如何科學奔跑

        你真的會跑步嗎?在“中國醫師節”當天,來自北京市各大三甲醫院的800多名醫生,用一本書告訴跑者,如何無傷無痛、健康科學跑步。

        8月19日,由北京醫師跑團創作的圖書《你真的會跑步嗎》舉行新書發布會,多名醫師以作者的身份來到現場,進行講座并與讀者、跑友互動,度過了一個難忘的醫師節。

        隨著全民健身氛圍的日益濃厚,越來越多的國人加入跑步的熱潮之中,希望通過跑步增強體質、提高生活質量。不過,由于沒有掌握正確的跑步方法,不少跑者出現了創傷、損傷等狀況。在多地的馬拉松比賽中,甚至發生過跑者心臟驟停等事件。在此背景下,科學奔跑、知識普及的呼聲日益強烈。

        北京醫師跑團團長、北京大學第一醫院醫生朱希山說,跑團在前期科普宣傳的基礎上,重新整理目錄,耗時半年組織核心成員編寫,用幽默的語言、圖文并茂的文章,將跑馬與醫學相結合,向跑友講解如何了解自身的情況、如何避免運動損傷以及馬拉松跑前、跑中、跑后的注意事項等。

        醫師跑者的概念來自于日本東京馬拉松,賽事組織者在比賽中引入了能夠跑馬拉松的職業醫生參賽,作為固定醫療救助站的補充,醫師跑者能夠按照不同的配速穿梭于馬拉松隊伍的始終,跟隨大家一起跑步,并隨時觀察周圍跑友情況,形成穩定的流動醫療急救站,有效地避免馬拉松賽道上的醫療盲區。

        成立于2015年的北京醫師跑團,是中國馬拉松醫師跑者的創始和推廣團隊。目前共有注冊團員827人,其中近半為醫學博士。3年來,北京醫師跑團共保障半程馬拉松賽事超過150場,救治和幫助各類跑友超過1萬余人次。既是醫師、也是跑者,準確判斷、專業施救,這樣的職業素養讓醫師跑者守護更多跑者的生命。

        基于在馬拉松比賽中的救治經歷,北京醫師跑團在跑步損傷的科學預防以及檢測復健上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在《你真的會跑步嗎》一書中,作者根據中國人的體質,給出醫生最權威最專業的運動建議。

        劉 峣

      +1
      【糾錯】 責任編輯: 郝多
      新聞評論
      加載更多
      隧道守護者 忙碌在汛期
      隧道守護者 忙碌在汛期
      脫貧“天路”
      脫貧“天路”
      初秋田管忙
      初秋田管忙
      “闖關東”大熊貓返鄉并計劃“生娃”
      “闖關東”大熊貓返鄉并計劃“生娃”

      ?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01011123299416
      中文字幕日韩无线码在线一区_制服肉丝亚洲中文字幕_日韩欧美无砖专区一中文字目_国产精品点击进入在线影院高清
      <strike id="gegfc"><dl id="gegfc"></dl></strike>
      <sub id="gegfc"></sub>
      
      
        <mark id="gegfc"></mark>
          亚洲日本va中文字幕在线直播 | 亚洲国产AV一区二区三区 | 日本免费人成网视频免费看 | 中文一区二区三区欧美在线 | 亚洲欧洲中文字幕第一区 | 亚洲乱码中文高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