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ike id="gegfc"><dl id="gegfc"></dl></strike>
<sub id="gegfc"></sub>

    <mark id="gegfc"></mark>
      新華網 正文
      370天! “月宮365”勇士出艙
      2018-05-16 09:05:26 來源: 北京日報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圖集

        創下世界上時間最長、閉合度最高的密閉生存實驗紀錄

        昨天(15日)上午,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月宮一號”實驗室,為期365+5天的世界上時間最長的“月宮365”實驗獲得圓滿成功。左圖:4位志愿者從實驗艙走出。上圖:從全密閉實驗艙中帶出的蔬果吸引了眾人的目光。本報記者 和冠欣攝

        昨天上午,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校園內,神秘的“月宮一號”徐徐開艙,當4位志愿者拿著親手種植的大豆、小麥、胡蘿卜和西紅柿,邁向艙門時,4位院士共同為他們開門。艙外,響起如潮的掌聲,歡迎“勇士”歸來。

        志愿者邁出的一小步,是“月宮一號”一大步,這標志著為期370天的“月宮365”實驗正式結束,由此創下世界上時間最長、閉合度最高的密閉生存實驗紀錄。

        出艙 四院士迎四志愿者

        “月宮一號”所使用的生物再生生命保障技術,是保障人類在月球、火星等地外星球長期生存所需關鍵技術。“月宮365”實驗的主要任務就是研究這套生物系統如何實現為不同代謝水平的乘員組提供生命保障,并保持系統穩定,它于去年5月10日開始,至昨天結束,歷時370天。

        實驗志愿者共有8名,分兩組,設置3班。第一組值第一班,共60天;第二組值第二班,共200天;第一組再值第三班,共110天。此次出艙為第一組4名志愿者,即劉慧、劉佃磊、胡靜斐、高寒,他們先后在“月宮”駐留170天。

        本次出艙時間比原來延遲五天,是“故意”模擬的突發狀況,艙內志愿者事先并不知情,意在觀察志愿者心理狀態。

        迎接四位“勇士”,北航請出了四位重量級科學家,“神舟”號飛船總設計師、中國工程院院士戚發軔,人機與環境工程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王浚,虛擬現實技術和人工智能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趙沁平和中國科學院院士房建成共同為他們開啟艙門。出艙后,參與密閉實驗的8名志愿者均被授予“北航馮如杯科學探索特別奉獻獎”。

        成果 創閉合度時長雙紀錄

        “月宮一號”總設計師劉紅透露,這次順利出艙,意味著團隊創下兩項密閉生存實驗的世界紀錄,一是時間最長,達到370天,二是閉合度最高,達到98%。

        劉紅告訴記者,“月宮365”最大的成果在于實現了閉合度和生物多樣性更高的“人—植物—動物—微生物”四生物鏈環人工閉合生態系統的長期穩定循環運轉,在世界上首次建立系統長期穩定運行的生物調控技術。

        研究人員通過實驗過程中不同代謝水平的乘員組換班更替、停電及設備故障沖擊等突發狀況驗證了該技術的有效性。實驗還分析了不同工況下生物再生生命保障系統的穩定性,明確了影響生物再生生命保障系統的可靠性的關鍵因素。

        此外,實驗發現了在幽閉空間中自然光制度變換對人的生物節律和情緒的影響規律,發明了模擬自然光變換調節人體生物節律和情緒的技術和設備,并建立了植物長期連續高效栽培技術、營養液長期循環利用凈化和調配技術。

        在劉紅看來,“月宮一號”這一小步,對于人類實現在地外長期生存而言,是具有重要理論和實踐意義的一大步。

        展望 研制“迷你月宮”

        劉紅透露,團隊將在總結分析實驗結果基礎上,研制多個可在空間站、月球、火星探測器上搭載的小型生物再生生命保障系統實驗裝置,爭取搭載機會;繼而通過天地對比分析,獲得矯正參數和模型,進一步為該項技術應用于太空奠定堅實的技術基礎。

        中國工程院院士王浚認為,“月宮一號”所積累的經驗、技術、成果,將為建立月球及其他星球長期駐留和飛船星際飛行提供重要的科技支撐。

        此外,“月宮365”長時間的密閉生存實驗獲得的生理和心理數據,以及研究建立的調控措施和技術,將為未來的星球基地探索活動人員的健康保障提供重要依據和技術支撐。

        現場 隔離一周后繼續搞科研

        入艙為深冬,歸來已初夏。

        昨天上午,當拎著瓜果蔬菜、戴著口罩和手套的四位志愿者回歸外面的世界,他們的第一反應是——熱。外面的氣溫比艙內略高,志愿者劉佃磊頭上已冒出細密的汗珠,不過他表示,“心情很愉悅。”

        4位志愿者的身體狀態都不錯,提及記者最關心的“延遲實驗”,他們首次袒露心聲。

        胡靜斐回憶,“當時心里有點失落,感覺時光在倒流。”但后來,她轉念一想,100多天都堅持了,多5天也不算什么。劉佃磊和劉慧也透露,失望的情緒沒持續多久就消散了,因為后面又加了不少實驗,每天都排得滿滿的。

        艙內環境比較干凈,為了防止感染,志愿者們都戴上了口罩。不到一個小時的采訪匆匆結束,他們就乘車前往北航校醫院,在那里要隔離一周,并接受全身體檢和健康測試,這項測試也是實驗任務之一。

        接下來,他們要投入各自忙碌的科研生活中,志愿者高寒要準備畢業論文答辯,研二的胡靜斐也要整理相關數據。艦長劉慧說:“今日我們出艙了,但是我們的任務還沒有完成,接下來要將所獲得的實驗樣品和數據,形成報告、論文或專利,為‘月宮365’實驗畫上圓滿的句號。”(本報記者 任敏)

      +1
      【糾錯】 責任編輯: 郝多
      相關新聞
      新聞評論
      加載更多
      杭州:西湖小鴛鴦誕生第4窩
      杭州:西湖小鴛鴦誕生第4窩
      “巨型發光人偶”亮相沈陽
      “巨型發光人偶”亮相沈陽
      貴州武警開展抗洪搶險應急演練
      世界最大無軸式摩天輪正式投用
      世界最大無軸式摩天輪正式投用

      ?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01011122839162
      中文字幕日韩无线码在线一区_制服肉丝亚洲中文字幕_日韩欧美无砖专区一中文字目_国产精品点击进入在线影院高清
      <strike id="gegfc"><dl id="gegfc"></dl></strike>
      <sub id="gegfc"></sub>
      
      
        <mark id="gegfc"></mark>
          日本狂喷奶水在线播放114 | 亚洲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久久 | 呦亚洲欧美在线观看 | 在线综合亚洲欧美日韩 | 天天躁日日躁久久 | 曰本一区中文字幕在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