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ike id="gegfc"><dl id="gegfc"></dl></strike>
<sub id="gegfc"></sub>

    <mark id="gegfc"></mark>
      新華網 正文
      “傷疤”正在愈合——從“天眼圖”對比看湖南礦區、湖區等的生態修復
      2018-04-21 10:31:46 來源: 新華網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圖集

        新華社長沙4月21日電(記者白田田)22日是第49個世界地球日,記者從國土部門獲得多張衛星遙感影像圖。這些圖片以“天空之眼”的視角,讓人們直觀看到曾經遭受破壞的一些山水林田湖,正在逐漸愈合“傷疤”。

        位于湘潭市雨湖區鶴嶺鎮的湘潭錳礦,素有“百年錳礦、中國錳都”之稱。長期的開采,一度讓礦區山體裸露、廢渣堆積。一張攝于2011年11月22日的衛星影像顯示,礦區呈現大面積黑、灰、泥黃色塊,滿目瘡痍。但2017年9月15日礦區的衛星影像顯示,綠色變為了主色調,黑灰色區域大幅減少。

        湘潭錳礦有關負責人向記者介紹,2012年,湘潭錳礦區礦山地質環境治理示范工程項目獲批。如今的湘潭錳礦,建起了國家礦山公園。

        這種“由黑變綠”的情形,在湖南郴州柿竹園礦山等多地的衛星影像上,同樣對比明顯。

        湖南省國土廳地質環境處副處長郭學松說,湖南是“有色金屬之鄉”,過去有的地方濫采問題嚴重,現在要逐步修復,做到“快還舊賬,不欠新賬”。

        湖泊等濕地被稱作“地球之腎”。本世紀初,洞庭湖經歷了一場大規模種植外來樹種——歐美黑楊的熱潮。2017年底,湖南實施洞庭湖生態環境專項整治行動,開始清理楊樹。對著高分辨率的衛星遙感圖,專家們根據地表影像特征,便能確認哪些區域的楊樹已經被清理。

        湖南省遙感中心遙感室副主任賀秋華說,從2014年開始,研究人員對洞庭湖自然保護區的地表覆蓋持續進行監測,發現采砂現象少了、畜禽養殖場少了、圍網捕魚的設施拆除了,破壞生態的行為逐漸得到遏制。

        業內人士認為,衛星遙感影像包含國土空間開發、水資源與水環境等信息,違規占用農田林地、非法露天開礦等行為今后將越來越難逃“天眼”的監測。

      +1
      【糾錯】 責任編輯: 王萌萌
      新聞評論
      加載更多
      數萬鷺鳥棲息南昌象山森林公園
      數萬鷺鳥棲息南昌象山森林公園
      江口沉銀遺址再發現上萬件文物
      江口沉銀遺址再發現上萬件文物
      青島現平流霧美景
      青島現平流霧美景
      英國東亞藝術博物館中國文物被盜
      英國東亞藝術博物館中國文物被盜
      ?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07271122718826
      中文字幕日韩无线码在线一区_制服肉丝亚洲中文字幕_日韩欧美无砖专区一中文字目_国产精品点击进入在线影院高清
      <strike id="gegfc"><dl id="gegfc"></dl></strike>
      <sub id="gegfc"></sub>
      
      
        <mark id="gegfc"></mark>
          亚洲国产理论片在线观看 | 亚洲综合在线日韩欧美 | 一级A午夜福利免费区 | 亚洲欧美日韩少妇一区二区三区 | 视频一区手机视频 | 五月丁香色综合久久443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