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高鐵的發展,中國城市經濟帶的效應將顯著增強,其中包括以北京、上海、廣州等城市為核心的“城市群”。繼長三角、珠三角的“一小時生活圈”后,全中國的“一日生活圈”也在悄然成型。 據了解,鄭州至西安的高鐵在12月初試車,車程二小時;哈爾濱到大連、北京至石家莊、石家莊至武漢、上海至南京、南京至杭州、杭州至溫州、天津至秦皇島、上海至杭州等多條高鐵的通車日期,也都在2011至2012年之間。此外,總投資2209.4億元人民幣的京滬高鐵創造了數以10萬計的就業機會,11. 4萬多人因高鐵找到工作。 …[詳細] |
感慨于“中國速度”,美國總統奧巴馬曾經在國情咨文中表示:“我們沒有理由讓歐洲和中國擁有最快的鐵路。”高速鐵路發展真正讓中國人感到自豪,就連美國、俄羅斯等科技強國都想跟中國進行技術合作。中國雖然是出口大國,但多數情況下中國是買產品,對于高鐵,中國賣的卻是技術。高鐵已經成為中國最亮麗的名片。中國站在世界高速鐵路發展的新起點上。 …[詳細] |
無論是中緬鐵路還是中老泰鐵路,都是連接中國與東南亞“泛亞鐵路網”的一部分。根據昆明鐵路局的資料,狹義的泛亞鐵路分為東線、中線、西線:三條線均從昆明出發,東線經河口穿過越南,中線經磨憨穿過老撾,西線經瑞麗穿過緬甸,最終到達新加坡。這三條線路在中國境內的部分均納入了中國《中長期鐵路網規劃》。隨著東盟一體化進程的加快,東盟的戰略地位日益重要,盡管中國加入了東盟自由貿易區,但這只是解決了人為的貿易壁壘問題,雙方之間天然的“自然壁壘”,必須通過類似泛亞鐵路這樣的基礎設施建設來解決。 …[詳細] |
隨著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的建成,中國與東盟國家的經濟合作與日劇增,便利的交通運輸條件將為自貿區各方間的進出口貿易提供了更為廣闊的平臺。中國廣西、云南作為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的窗口,具有把中國發達鐵路網與泛亞鐵路連通的地域優勢,兩地正積極推動泛亞鐵路建設。幾年后南寧至越南河內的國際快速鐵路將成為現實,穿越中國和東盟多國的“南寧—新加坡經濟走廊”將因為鐵路而興起。 …[詳細] |
隨著資源環境約束在全球范圍內的日益嚴格,以“低碳、節約”為核心的可持續發展理念已成為國際社會的普遍共識,世界各國都將“低碳、節約”作為經濟發展的根本出發點。在這一背景下,全球高速鐵路發展迎來了第三次浪潮,無論是日本、法國、德國、西班牙等傳統的高速鐵路發展強國,還是美國、俄羅斯、澳大利亞等高速鐵路“新興成員”都對高速鐵路反映出濃厚興趣,并提出了規模龐大的高速鐵路建設發展遠景設想。高速鐵路在世界范圍的蓬勃發展為我國高速鐵路“走出去”帶來了難得的發展機遇,也為我國高速鐵路“走出去”提供了廣闊的發展空間。 …[詳細] |
中國高鐵的“走出去”,已不是傳統低端層面的勞務輸出、初級產品輸出、半成品輸出以及“貼牌”成品的輸出,而是真正高端領域的全面合作。中國高鐵“走出去”,已不僅僅是自身發展的需要,而是更能為世界鐵路發展注入新的“血液”和活力,是推進世界鐵路發展與進步、讓更多國家和地區特別是發展中國家和地區在更短時間內享受到高速鐵路優質服務的客觀要求。 …[詳細] |
|
|
//forum.home.news.cn/vote_dc_world.jsp?voteid=858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