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ike id="gegfc"><dl id="gegfc"></dl></strike>
<sub id="gegfc"></sub>

    <mark id="gegfc"></mark>
      新華網 正文
      一片冰心在雪域——北京援藏醫療隊輪換側記
      2020-08-04 18:14:47 來源: 新華網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圖集

        新華社拉薩8月4日電 題:一片冰心在雪域——北京援藏醫療隊輪換側記

        新華社記者俠克、李放、彭子洋

        7月31日晚8時30分許,伴著綿綿細雨,一架由北京飛往拉薩的航班穩穩降落在距離拉薩市區45公里外的貢嘎機場。北京市第九批第二期醫療隊32名隊員正式抵達雪域高原。

        今年拉薩的雨水相比往年多,晝夜溫差大,晚上依然有些寒意。上一批醫療隊的不少隊員還是早早就來到了機場外,翹首盼望著“娘家人”的到來。

        由于航班延誤,隊員們走出機場已是晚上9點多。不少隊員都裹著厚厚的沖鋒衣,初到高原的興奮和激動暫時壓過了身體的不適和旅途的疲憊。已在高原工作一年的老隊員紛紛獻上一條條潔白的哈達。雖然不少人都是初次見面,但大家有說有笑,沒有絲毫生分。

      (圖文互動)(4)一片冰心在雪域——北京援藏醫療隊輪換側記

        8月1日,在拉薩市達孜區,北京大學腫瘤醫院的援藏醫生袁燦(帶墨鏡者)與送別的藏族同事擁抱。新華社記者 彭子洋 攝

        “上一批來的時候飛機沒晚點,天還大亮,今年只能給你們留一張‘黑乎乎’的合影啦。”北京援藏醫生、拉薩市人民醫院院長任軼一邊開著玩笑一邊招呼大家合影。“雖然看不太清,但總是值得紀念的一刻。”

        隊員們陸續抵達暫住的酒店時已接近午夜,折騰了大半天也沒吃什么東西,酒店的自助餐成為他們入藏后的第一餐。

        北京市衛生健康委干部人事處副處長智利平負責北京援藏醫療工作,從1999年起他已前后30多次來到西藏,每一次他都陪著新一批援藏醫療隊員來到拉薩。

      (圖文互動)(1)一片冰心在雪域——北京援藏醫療隊輪換側記

        7月31日,首都兒研所援藏醫生郝建云坐在賓館的床上吸氧。新華社記者 彭子洋 攝

        “大家晚上盡量少吃一點,吃太飽會加重高原反應。”智利平已經是個“老西藏”了,反復叮囑隊員們,“吃完飯大家趕緊回房間休息,睡前一定要吸氧,明早誰也不準出去溜達,休息好也是任務。”

        不少老隊員早就在酒店等急了,見到新來的同事便張羅大家吃飯。

        “新院區檢驗科室建得怎么樣了?是按照我提出來的想法在做嗎?”北京大學腫瘤醫院援藏醫生王國洪是新一批援藏隊員之一,剛坐下還沒吃兩口,便拉著去年入藏的同事袁燦聊起業務。

        “老同志,還是要先保重身體啊。”袁燦笑嘻嘻地調侃著50多歲的王國洪。“來之前就追著問,咋這么心急呢?你先緩緩,適應兩天我再帶你去看。”

      (圖文互動)(2)一片冰心在雪域——北京援藏醫療隊輪換側記

        7月31日,首都兒研所援藏醫生郝建云(左)坐在賓館的床上吸氧,同事韓同英(右)在打電話幫她聯系準備藥品。新華社記者 彭子洋 攝

        初到高原的興奮和激動此時已慢慢消退,不少隊員的臉上開始露出疲憊,走路時也開始有點“飄”。

        突如其來的眩暈和心慌等高原反應跡象讓來自首都兒研所的援藏醫生郝建云差點摔倒,早一年來到這里的老同事韓同英趕緊將郝建云扶到房間吸氧、休息,并將急需的藥品準備妥當。

        “很多援藏醫生都是第一次來到西藏,有高原反應很正常。”韓同英說,“我們把應急的設備、藥品早就準備好了,上一批隊員也是這樣照顧我們的。”

        把新隊員安頓好已是凌晨1點,這時老隊員們才紛紛離去。

      (圖文互動)(3)一片冰心在雪域——北京援藏醫療隊輪換側記

        8月1日,在拉薩市達孜區,北京世紀壇醫院的援藏醫生賈萌(左一)與當地醫生分享診療經驗。新華社記者 彭子洋 攝

        在離去的人群中,記者見到了北京世紀壇醫院的援藏醫生賈萌,他說這樣的場景讓他想起一年前自己剛來時,也讓他想起上一批醫療隊離開時的樣子。

        “那是一個周五,因為是早班飛機,天不亮他們就乘大巴奔向機場,當時我去送行,大家很少說話,路上也沒有車,他們就這樣悄悄地走了。”賈萌說,每年這里都會經歷這樣的“辭舊迎新”。“或許過幾天我們也會這樣悄悄地離開。”

        讓賈萌沒想到的是,拉薩市人民醫院的醫護人員并不想讓他們悄悄地離開。

        8月1日一大早,拉薩市人民醫院的同事們就把即將離開高原的北京援藏醫護人員拉到了拉薩市達孜區,在青山綠水、藍天白云間為他們舉行“過林卡”送別。

        送別現場,援藏的北京醫生們被藏族同事們簇擁著,合影、擁抱、獻哈達……有些援藏醫生的脖子上掛了十幾條哈達,有的援藏醫生被藏族同事們高高抱起。

      (圖文互動)(5)一片冰心在雪域——北京援藏醫療隊輪換側記

        8月1日,在拉薩市達孜區,消化內科的鄧增曲珍(右二)與北京友誼醫院來援藏的醫生魏紅濤(右一)合影。新華社記者 彭子洋 攝

        “老師,我能單獨和您合張影嗎?”消化內科的鄧增曲珍拉住北京友誼醫院來援藏的魏紅濤,想跟他合張影。

        魏紅濤的眼眶紅了,這樣的場景中,一句再普通不過的話也能讓離別的傷感瞬間溢出。

        “就是這樣一批又一批拋家舍業的醫生們撐起了北京醫療援藏事業,也為這片雪域高原帶來了健康的希望。”北京市衛生健康委副主任李彥梅從2015年開始先后帶隊為拉薩送來6批隊員,每次來到西藏,大家都或多或少會有些高原反應。“都知道援藏不容易,但每一次大家都是搶著要來。”

        5年來,拉薩市人民醫院在北京援藏醫療隊的幫助下,成功創建三級甲等綜合醫院,成為西藏首家地市級三級甲等綜合醫院,門急診量目前已突破30萬人次。

      【糾錯】 責任編輯: 成嵐
      加載更多
      吉林琿春:邊境村發展特色鄉村旅游
      吉林琿春:邊境村發展特色鄉村旅游
      非遺入校園 假期亦快樂
      非遺入校園 假期亦快樂
      中國西北角:有個村子叫神座
      中國西北角:有個村子叫神座
      彗星與巨石陣
      彗星與巨石陣

      ?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07651126324827
      中文字幕日韩无线码在线一区_制服肉丝亚洲中文字幕_日韩欧美无砖专区一中文字目_国产精品点击进入在线影院高清
      <strike id="gegfc"><dl id="gegfc"></dl></strike>
      <sub id="gegfc"></sub>
      
      
        <mark id="gegfc"></mark>
          一本久道久久综合网 | 亚洲中文字幕久久久 | 亚洲精品无在线码 | 日韩精品系列在线 | 久久久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制服丝袜在线精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