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ike id="gegfc"><dl id="gegfc"></dl></strike>
<sub id="gegfc"></sub>

    <mark id="gegfc"></mark>
      新華網 正文
      “魚米之鄉”的供給側“蝶變”——來自洞庭湖腹地的農業現代化觀察
      2019-04-20 10:43:28 來源: 新華網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圖集

        新華社長沙4月20日電 題:“魚米之鄉”的供給側“蝶變”——來自洞庭湖腹地的農業現代化觀察

        新華社記者史衛燕

        良田沃土的“魚米之鄉”,曾因粗放發展一度陷入低迷。在春耕備耕時節,記者來到位于洞庭湖腹地的湖南省南縣,聽老百姓講述他們如何通過供給側改革,闖出一條農業現代化之路的故事。

        創新農業:“只有想不到,沒有種不出”

        “起蝦嘍!捉蟹嘍!”春耕時節,南縣茅草街鎮的農戶卻“不務正業”。

        “這批小龍蝦是今年第一批上市的小龍蝦,他們熬過了冬季,很不容易,價錢自然也高。”農戶郭新驕傲地告訴記者:“還有蟹,這個時候其他地方都養不出蟹了,我們的蟹賣到大酒店,七八十元一斤,還供不應求!”

        最近,郭新的水田吸引了湖南省水產科學研究所的眾多專家前來考察。他們說,這是湖南“稻蝦蟹”套種技術成功的第一家。

        在湖南省南縣一處稻蝦蟹綜合種養基地,農戶在捕收蝦蟹(3月13日攝)。新華社發(陳澤國 攝)

        天上鳥聲清脆,田里蛙聲一片。定睛一看,卻不見青蛙。

        南縣南洲鎮的農戶陳建國嘿嘿一笑,掀起一塊水田里的墨綠色防水布。呱呱呱,里面的幾百只青蛙一下從青草叢中躍起,往田里四散跳去。

        “早上氣溫低,青蛙也想‘躲懶覺’,不愿意出來哩!”陳建國說。

        田里插秧、水里有蛙、架棚種菜,這“水陸空”一體的稻蛙菜種養基地令人大開眼界。在專家的建議下,陳建國還利用青蛙的排泄物“養肥”了合作社前坪的玫瑰景觀花圃。

        “通過發展立體農業,我這一畝地一年能掙一萬五千元,不到兩年,兩百萬元的投入就回來了。”陳建國說。

        在湖南省南縣一處稻蝦蟹綜合種養基地,農戶將收獲的蝦蟹搬運上岸(3月13日攝)。新華社發(陳澤國 攝)

        南縣副縣長武深樹告訴記者,農業現代化的基礎是保護耕地,南縣正探索在農業增效中促進耕地保護的有效路徑。

        在南縣多個鄉鎮采訪時,當地農民和記者說得最多的“煩惱”,就是有錢租不到地。“以前我們這兒的人都想往外打工,家里的地荒了十幾年都不管。自從發展現代農業,全縣都找不到荒地了,一地難求。”南縣中魚口鄉黨委書記談悝說。

        理念之變:“要種就種無污染的大米”

        2018年,在亞洲(香港)農產品展上,南縣推出的“南洲稻蝦米”成功進入香港市場,現場與5家香港公司簽約240噸,每公斤簽約價格為24元。

        “現場煮制的米飯芳香四溢,大批香港市民前來采購,銷售十分火爆,一上午備貨就全賣完了。”南縣副縣長武深樹說,當時的情形令他記憶尤深,“事實證明,南縣農業現代化的‘水稻+’路徑是正確的。”

        地處洞庭湖腹地的南縣,水稻曾是世世代代賴以生存和引以為自豪的“命根子”。然而,對土地的掠奪式耕種,對種植過程的粗放型管理,令水稻品質大打折扣。前幾年,農戶辛辛苦苦種的大米,也就能賣2元一斤。

        從2元到24元,背后是種植理念之變。

        水稻為小龍蝦、蟹、蛙、鱉、龜等提供微生物、野草、昆蟲等天然餌料,小龍蝦們的排泄物則成為優質稻良好的生物肥……在南縣鄉村,處處可見小動物的“水田嬉戲圖”。

        湖南省南縣一家以稻蛙菜立體生態種養、加工、銷售為主的農民專業合作社的農戶在勞作(3月13日攝)。新華社發(陳澤國 攝)

        “終于等到了莊稼人的春天!”當地的“種糧達人”何時告訴記者,推進農業現代化,要抓好現代農業生產體系。近年來,南縣一改粗放型種植方式,改用“水稻+”的生態綜合種養模式,利用生物鏈優勢互補的原理,重塑綠色農田生態循環系統,大大減少了化肥農藥等施用量,也提高了農戶的經濟效益。

        湖南省糧油產品質量監測中心和原湖南出入境檢驗檢疫局檢測技術中心樣品檢測結果顯示,南洲稻蝦米堊白度、直鏈淀粉含量、食品衛生重金屬含量等指標優勢明顯。

        春天里,農業發展給南縣群眾帶來了幸福的味道。

        以水稻+小龍蝦產業為例,目前南縣稻蝦產業的規模和影響力已躋身全國三強。“基本達到了一畝稻蝦助推一人脫貧的效果。”南縣縣委書記李勁松算了一筆賬,全縣貧困戶發展稻蝦綜合種養近2萬畝,有效帶動1.5萬名貧困群眾脫貧。

        產業延伸:“無中生有才韻味”

        在南縣縣城入口,“豫”字車牌的大貨車來來往往,它們滿載著面粉,格外引人注目。

        “南縣不產麥子,主食也不是面條,卻出了全國有名的面條上市企業。”克明面業行政顧問陳芳武說,“把看似簡單的東西做得不簡單,這里面肯定就有科技、有心血、有付出。”

        目前,克明面業在長沙設有自己的面條研究院,每年科研經費至少3000萬元,研究涉及面條品種、口感、營養等。

        2018年,敢為天下先的南縣人還把小龍蝦送進了俄羅斯世界杯。

        冰鎮湯料香草蝦、麻辣十三香蝦,小龍蝦“坐”上飛機,被送到全世界球迷的嘴邊,令他們大快朵頤。

        “為了保鮮,我們創新了液氮8秒速凍技術,再解凍就和剛出鍋的小龍蝦口感一樣。”順祥水產辦公室主任林彥軍說,“從單純的小龍蝦養殖,到小龍蝦加工食品,再到小龍蝦連鎖餐飲店,我們的產業鏈在不斷延伸,受到消費者歡迎。”

        打造農產品全產業鏈的同時,南縣也在塑造自己的農業品牌,全方位提高農業附加值。近年來, “南洲稻蝦米”“南縣草龜”“南縣中華鱉”“南洲洞庭蟹”獲國家地理標志證明商標,“南縣小龍蝦”成為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

        在南縣的街頭巷尾、田間地頭,人們津津樂道著南縣取得的一系列榮譽、名稱:中國蝦稻米之鄉、中國掛面之都、全國生態農業示范縣、全國糧食生產先進縣、中國好糧油行動計劃示范縣……

        南縣的農業供給側“蝶變”是洞庭湖區農業現代化的縮影,“洞庭之心”在新時代將不斷開拓奮進、激情躍動。

      +1
      【糾錯】 責任編輯: 徐宙超
      新聞評論
      加載更多
      世界園林巡禮——比利時拜加登城堡
      世界園林巡禮——比利時拜加登城堡
      故宮“藏寶圖”| 通往故宮最美的春天
      故宮“藏寶圖”| 通往故宮最美的春天
      阿富汗國寶在清華大學展出 繼續在華保護性巡展之旅
      阿富汗國寶在清華大學展出 繼續在華保護性巡展之旅
      北京“絲路金橋”主題景觀點亮燈光
      北京“絲路金橋”主題景觀點亮燈光

      ?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07651124392309
      中文字幕日韩无线码在线一区_制服肉丝亚洲中文字幕_日韩欧美无砖专区一中文字目_国产精品点击进入在线影院高清
      <strike id="gegfc"><dl id="gegfc"></dl></strike>
      <sub id="gegfc"></sub>
      
      
        <mark id="gegfc"></mark>
          亚洲国产精品国产自在在线 | 日本激情视频A∨一区 | 亚洲日本一区二区三区线 | 久久人人爽人人澡人人高潮AV | 亚洲国产精品视频中文字幕 | 中文字幕大香视频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