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ike id="gegfc"><dl id="gegfc"></dl></strike>
<sub id="gegfc"></sub>

    <mark id="gegfc"></mark>
      新華網 正文
      “嫦娥四號”月球車首亮相面向全球征名 年底奔月
      2018-08-16 07:28:59 來源: 新京報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圖集

        原標題:“嫦娥四號”月球車首亮相 年底奔月

        為我國繼“玉兔號”后第二輛月球車,12月將在月球背面軟著陸;面向全球征名

        新京報訊 時隔5年,中國繼“玉兔號”之后的第二輛月球車今年12月將出征。昨天(15日),中國新月球車外觀設計構型在北京揭開面紗。目前,這輛月球車還沒有名字。國家國防科工局探月與航天工程昨天面向全球啟動月球車征名,結果將于10月公布。

        昨日,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探月工程總設計師吳偉仁介紹嫦娥四號月球車外觀和設計。記者 倪偉 攝

        基本繼承“玉兔號”狀態

        探月工程嫦娥四號任務計劃于今年12月實施,將首次實現人類探測器在月球背面軟著陸和巡視勘察。嫦娥四號由著陸器和巡視器(即月球車)組成,著陸器在月球背面著陸之后,將伸出舷梯,其攜帶的月球車從舷梯走到月表,開始巡視勘察。

        中國探月工程總設計師吳偉仁院士昨天介紹,嫦娥四號任務月球車總重量約140公斤,將是全球迄今重量最小的月球車。

        嫦娥四號不論重量還是構造都與嫦娥三號類似,不同的是,由于嫦娥四號將著陸在人類探測器從未涉足的月球背面,這對月球車提出了新的要求。

        探月工程副總指揮、國家國防科工局探月與航天工程中心主任劉繼忠介紹,嫦娥四號月球車基本繼承了“玉兔號”的狀態,但針對月球背面復雜的地形條件、中繼通信新的需求和科學目標實際需要,作了適應性更改和有效載荷配置調整。

        過去60年,人類發射了100多個月球探測器,包括65個月球著陸器,但僅有不載人的環繞月球軌道器和載人的阿波羅號飛船“看”到過月球背面。主要是由于從地球向月球背面發射通訊信號,會受到月球整體阻擋,地面通信和測控的難題阻擋了月球背面著陸計劃。

        目前得到的有關月球背面信息,都是通過遙感探測和照片獲得的。正因此,關于月球背面存在著很多充滿想象的猜測,出現在各種科幻小說和電影中。

      嫦娥四號著陸器(上圖)和月球車(下圖)外觀設計構型。

        壽命或將長于“玉兔號”

        工作在月球表面,嫦娥四號將面臨多種極端條件的考驗。

        2013年12月14日,嫦娥三號探測器在月球虹灣成功著陸;12月15日,著陸器與巡視器分離,“玉兔號”順利抵達月球表面。據吳偉仁介紹,地球環境曾對“玉兔號”造成影響,例如月夜極低氣溫導致“玉兔號”電纜發生了故障。

        而基于“玉兔號”的任務經驗,嫦娥四號針對其遇到的問題進行了針對性改進。吳偉仁說,嫦娥四號的月球車僅在電纜摩擦方面就做了上千次試驗,同時也盡量減少電纜暴露在外的面積,減少電纜的故障風險。

        吳偉仁透露,嫦娥三號著陸器和月球車設計壽命分別為1年和3個月,但最終月球車工作了2年9個月,著陸器目前仍在運行,工作5年狀態依然很好。嫦娥四號月球車設計壽命也是3個月,但預計工作時間將比“玉兔號”更長。

        釋疑1

        月球車如何應對超300℃溫差?

        中國探月工程總設計師吳偉仁昨天介紹,為了適應月球表面狀況和極大的溫差,嫦娥四號月球車在運動安全、能源供給、科學探測、測控通信等方面均作了特殊設計。

        其中,月晝月夜之間超300℃的溫差,將是嫦娥四號面臨的巨大考驗,研制人員為此頗費心思。

        據吳偉仁介紹,月球車有兩種能源供給,一種是兩面太陽翼收集的太陽能,另一種是月球車上的同位素熱源。當月夜來臨,同位素熱源將為儀器設備供熱,保證儀器設備在零下180℃的環境中不被凍壞。

        同時,太陽翼在月夜也將“兼職”發揮獨特作用。其中一面太陽翼將收回,覆蓋住儀器設備,吳偉仁將其形容為“蓋被子”。另一面太陽翼保持展開姿態,當下一個月晝來臨,其收集的太陽能將把月球車“喚醒”,然后另一面太陽翼“掀開被子”,繼續投入新一個月晝的工作。

        月球車在月夜來臨前尋找停靠點,以及太陽翼的展開與回收,都依賴于經由“鵲橋號”中繼星的地面測控。嫦娥四號月球車的太陽翼可以在測控的指揮下旋轉360°,俯仰、方位均可調節。

        釋疑2

        月球車可獲得哪些“獨家”信息?

        從表面上看,在月球背面和正面著陸沒太大區別。據劉繼忠介紹,在月球背面軟著陸和巡視探測,其實實現了工程技術和空間科學的雙重跨越和創新。

        因為月球整體的阻擋,月球背面成為與地面通信和測控的禁區。我國已于今年5月21日發射了“鵲橋號”中繼衛星,目前工作在距月球約6.5萬公里的地月拉格朗日L2點使命軌道,將為落在月背的嫦娥四號提供地月中繼測控和數傳服務。

        從另一角度來看,由于月球背面屏蔽了地球無線電干擾,月球背面電磁環境干凈,為開展空間科學領域最前沿的低頻射電天文觀測與研究提供了理想場所。同時,充分利用月球背面最古老的月殼巖石獨特條件開展地質特征勘查,我國科研人員有望在國際上建立集地形地貌、淺層結構、物質成分于一體的綜合地質剖面和演化模型,獲得對月球早期演化歷史的新認知。

        吳偉仁介紹,月球車上搭載的測月雷達設置了兩個不同頻段,借助其探測出的數據,研究人員可以繪制出第一幅月球背面剖面圖。測月雷達設計探測深度為月球地下50米左右,而實際深度有望到達200多米,有助于月球背面的地質研究。

        ■ 看點

        “嫦娥四號”月球車面向全球征名

        從昨天起至北京時間9月5日24時,嫦娥四號月球車面向全球征名。

        全球征名活動分五個階段組織實施:8月16日至9月5日,提交名稱,函審備選;9月上旬,組織初評,遴選十強;9月上旬至9月30日,網絡投票,評選前三;10月上旬,終評加權,確定前三;10月上旬,程序報批,公布征名結果。

        此次征名活動由國家國防科工局探月與航天工程中心主辦,國家國防科工局新聞宣傳中心、中科院月球與火星探測總體部、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宇航部、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上海航天技術研究院等協辦。征名活動還將聘請航天專家、社會文化名人組成評審委員會,進行篩選把關。

        公眾可在新華社客戶端、中國網、騰訊網專題中提交名稱,也可提交紙質征名材料,郵寄至北京市豐臺區六里橋南里甲9號首發大廈A座2樓嫦娥奔月航天科技(北京)有限責任公司嫦娥四號月球車全球征名活動辦公室。(記者 倪偉)

      +1
      【糾錯】 責任編輯: 聶晨靜
      相關新聞
      新聞評論
      加載更多
      金山嶺長城艷麗晚霞如畫卷
      金山嶺長城艷麗晚霞如畫卷
      “天空之鏡”——茶卡鹽湖
      “天空之鏡”——茶卡鹽湖
      鐵路工人:戰高溫 保安全
      鐵路工人:戰高溫 保安全
      江蘇泗洪:高溫下的采蓮人
      江蘇泗洪:高溫下的采蓮人

      ?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07651123276465
      中文字幕日韩无线码在线一区_制服肉丝亚洲中文字幕_日韩欧美无砖专区一中文字目_国产精品点击进入在线影院高清
      <strike id="gegfc"><dl id="gegfc"></dl></strike>
      <sub id="gegfc"></sub>
      
      
        <mark id="gegfc"></mark>
          亚洲网站入口免费在线观看 | 日本精品专区一二三区 | 综合网在线观看AV网站 | 亚洲国产呦萝小初 | 香港三香港日本三级在线理论 | 在线观看免费不卡AV网站 |